人们常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晚上咚!咚!咚!——“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咚!咚!咚!——“寒潮来临,关灯关门!”咚!咚!咚!——“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的情意,这就是打更。 打更,在旧时成都,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在过去的成都,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人们都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 别看小小的打更,还有许多门道。比如,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打二更(晚上九点),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咚,咚,咚!” 打更节奏,总体来说是由慢到快,连打三趟便收更结束。但为什么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时)呢?因为成都人早睡早起,五更一过便开始起床做家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就连皇帝也在五更天便开始准备上朝了。另外,还有种说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影响他们回不到阴间而在阳间为祸,当然,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觉,而要守着滴漏(一种记时的东西)或燃香(也是计时的东西),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 我听爷爷讲过,以前在成都的水井坊、同仁路、宽窄巷、顺城街、春熙路等地,几乎每一条街巷都有一个更夫,一般是夜深人静之后,他手上提着一面小铜锣一边走一边敲击,同时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随口喊出提醒居家百姓、店铺商贾们查检门窗、防火防盗等大家应该注意的事情。成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打更人一般的装备是马灯、铜锣、蓑衣、斗笠等,到了五六十年代后,又加了水靴、解放鞋、手电、和防身用的器物等。 有时在白天,这些更夫也要出现在街巷,一边敲锣一边口头传达官府的通知,或是当地乡长、镇长临时决定的简单政务,如交税、纳捐、征收壮丁款的期限或召集百姓开会的时间地点等等,这些事务均由打更匠负责鸣锣通知,这是古成都的一种信息专递方式。尤其在署袜街、督院街和总府路更常见。 在大邑县的西来古镇曾有一个打更匠,名王福宝,他原是一个农民。1941年,川西大旱,赤地千里,加之又是抗战最艰难的时期,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当时王福宝才十岁,父母被饿死后,他随着逃荒的人流来到成都。他举目无亲,便在北门大桥帮人掀板板车,拣渣滓过活,形如乞丐,后经好心人介绍,到青羊宫警察分驻所当了一名打更匠,才勉强有口饭吃。据说王福宝在打更巡逻时,凡是遇到有乞丐、小偷一类人露宿在街头或商铺铺门前、茶馆炉灶边,他举起手中的锣锤便打,吓得这些人拔腿就跑。当然,到春节前后,他也给这些人一点吃的,告诉他们在哪里讨饭最“巴适”。 在双流县黄龙溪等地,至今还保留着在古镇晚上打更的习俗,这让无数上了年龄的旅游者体验到一种久违的怀旧感,心中也觉得很是安全踏实。 田慧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