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羊城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建筑是精神生活的空间
    黄斌:以国外的建筑为例,比如哥特式建筑群,建筑风格繁琐复杂,尖肋拱顶,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目的是在精神上造就一种崇高感,让你进到建筑中后,有一种心灵上的超脱。因此,建筑不仅是一个居所,还是一个精神生活空间。好的建筑就是好的精神生活空间,成功的建筑就是成功的城市标志。
    何镜堂:一个好的建筑,自然地会体现出一种精神,精神功能会大于使用功能。广州城市精神的体现,不一定就非要建筑在细节上固守传统的“岭南风格”。比如广州塔等大型公共建筑,它们身上很难找出具体的岭南风格元素,但它传递出一种明快、不拘一格的时代精神,这恰是广州城市的风格,也就是“神似不求形似”,总体表现出岭南文化的自由积极的精神追求。包括“小蛮腰”这个名字,虽然不是广州塔的正名,但老百姓喜欢,现在书记市长也常常说“小蛮腰”,这也是当今一种市民精神的体现。
    黄斌:建筑要跟当地文化的“根”联系在一起,在“全省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汪洋也提出要弘扬岭南历史文化。但是,广东是外来人口很多的省,如果一个地方的建筑代表文化的认同感和载体,外来人口能不能通过岭南建筑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比如说,华人即使到了美国、英国,即使平时住在和当地人一样的房子里,他们依然会建设一条“唐人街”,周末的时候去“唐人街”吃饭、买东西,既是一种消遣,更是一种感情的寄托。
    人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建筑里渡过,建筑客观上是人们生活的“根”。如果能通过和谐的建筑风格,引发人们内心的认同感,那么就能升华为心灵的归宿,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和谐统一。广东有几千万外来工,这些人的感受不应被忽视,假如岭南建筑能让外来人口也有“归宿感”,那么就能加强他们的“归属感”,实现主动的角色转换,不再是“漂在南方”,而是扎根广东。我觉得,现在非常需要这一类建筑,这一类“新岭南”建筑,应该和旧岭南建筑不同,有更强的融合性和开放性。
    汤国华:以中山纪念堂为例,它在当年也是一座全新的建筑,有学者称为“中国民族复兴式建筑”,是一个既承传中国文化传统又运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精品。设计者吕彦直学贯中西,30多岁就能采用钢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传统的砖结构有机组合,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空间,再运用地下室不覆盖泥土层自然恒温恒湿的“地冷”结构,加上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解决了堂内5000人集会的散热难题。创新精神是岭南风格的重要元素,中山纪念堂在当年就是创新。前辈岭南建筑大师们曾经总结过岭南建筑的四个特点:轻、巧、通、透,直到今天一样适用。
    王世福:目前,城市最大的两个建设者,一个是房产商,一个是政府,如果他们不追求岭南风格,那谁也没辙。如果这最大的两个主体都在追求欧陆风,都不倡导岭南文化,那城市就很难有岭南特色。
    何镜堂:不能机械地理解文化之根就是当地特色。我设计中国馆,人家问我是不是把岭南建筑搬到上海去,我说我只是传承岭南建筑思想,即建筑创作要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与当地结合,形成当地的风格。不同的地方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
    保护建筑就是保护历史文化
    黄斌:大家往往对欧洲的城市印象很深。比如说罗马,很多建筑是拱顶与梁柱相结合的大理石结构,以至于随便拍一张照片,不用说,别人都能知道拍的是罗马。曾经广州也有这种强烈的建筑识别性,比如老城区的骑楼街、西关大屋、十三行。但现在的城市新区,却失去了这种识别性。因此,作为保留着强烈广州识别符号的老城区,应该得到保护。这种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建筑,更是保护城市标签、城市名片、城市文化。保护不应该只保护单栋建筑,更要保护整个街区和群落,形成规模效应。
    何镜堂:对于传统街区、古城,有三句话说得很好:第一,对历史建筑要保持原真性,也即是文物建筑;第二,对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要保持完整性;第三,对新建筑要延续其传统特色。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只要有这三性,就可以改造。对文物,要修旧如旧,但是很多不是文物的历史街区,应该延续其环境风貌,一看城市肌理,就让人感觉到历史的延续性。我们不是不可以在老城区盖新房子,但盖房子必须延续原来的风貌。荔湾广场就把整个老区肌理破坏了。
    解放中-大德路的象牙北社区最近被评为金奖,就是一个很好的旧城改造项目,它的改造完全符合片区肌理。政府当年为了建设好这个街区,没有交给开发商去做,而是自己牵头改造,原住民可以选择回迁,或者在其他地方居住,或者用商铺置换,最终大多数原住民选择了回迁。
    改造旧城不能强求就地平衡,而要看三大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综合考虑。就地平衡做不到的,就需要政府出面,从更大局面进行统筹。旧城区品味提升,整个广州的品味随之也就提升了。
    汤国华:不仅是老街区,在新街区中,也要看到传统的邻里关系,融洽和守望相助,现代的生活条件和历史文化遗存可以和谐共处。所以,在新区建设中不要把旧建筑全部铲除,应该把好东西留下来,新建筑再因地制宜设计。比如芳村的某楼盘在建设的时候,就把宋元羊城八景之一“大通烟雨”—————即原大通寺(笔者注:抗战期间,大通寺被日军烧毁倒塌)里的烟雨井保留了下来,还配建了一座小公园,社会反响很好。试想,如果今天各校区都有古建筑,我们的校园文化将更有历史感。
    王世福:以南华西为例,在南华西改造二期项目中,我们就采用了和南华西历史保护与草芳围高效开发“捆绑”的模式,把南华西的的容积率转移到草芳围,高强度拆迁建设草芳围,获得经济利益,再“反哺”南华西历史街区。这种“捆绑”模式,把南华西改造一期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包括潘家大院的保护。我估算过,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位置的土地,1公顷高效开发大约能保护2.5-3公顷的历史街区,相当于把拆迁压力置换出来,还能产生一些资金去维修(旧城的)基础设施,从而让整个街区都“活”起来。现在需要形成一整套的旧城改造的综合置换制度。(撰文 记者 蒋铮 吕楠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