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和四合院保卫战 胡同以及胡同所代表的老北京文化记忆如此迅速地衰竭,让京城的知识分子开始大声疾呼。 出生于北京的法国女子华新民和新华社《望》周刊的记者王军开始组织保护老北京的活动,他们撰写了很多相关文章,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注意。最终,保护老北京的建筑文化,成为一种国际声音。那些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的四合院民宅是保护的重点,因为原汁原味的历史感应该被彻底保留,而不能轻易地一笔勾销。 在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北京市政府也开始关注民间保护老北京建筑的声音。政府出台了一个保护计划,在城市核心地带圈了25个值得保护的历史区域。虽然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但老北京建筑被破坏的速度,在近年明显放慢了。 北京胡同的命运,不能单纯地归咎于政府或者无情的地产开发商,对老建筑的破坏某种程度上也是很多中国人对新的居住条件产生期望的结果。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并不向往住在四合院里,相反,住在政府建造的楼房里,在那个时代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另外一个原因,是四合院居住的安全感缺失。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前卫建筑师严翁认为,只有住在有大门、有保安、有安全监控的小区里,“居住才有安全感”。 改造的难题 北京胡同的改造,还有一种新的形态是属于更多人的,譬如紫禁城东北面的南锣鼓巷。这里曾经鱼龙混杂,拥挤的四合院和杂乱无章的店面堆砌在一起。而开发商改变了它日趋衰老的居住形态,把那些店面统一包装,租给卖旅游产品的店。如今走到南锣鼓巷,更像走到了美国纽约SoHo区的Prince大街,开放式的商场,充满历史感的外观,拿着旅游书的游人如织穿行,他们并没有什么购物目的,只是为了感受一下这营造出来的北京式文化气息。 走几步到胡同深处,就看到一个门上挂着手写的广告牌“欢迎参观传统四合院”。于是,我们敲门,一个瘦弱的老婆婆开了门,她儿子在角落里修自行车,而她则执意把我们带到了厨房,那里挂着一些黄脆的老照片,是她最骄傲的宝贝:“这是我祖父,他是一个飞行员。” 悲哀的是,所有的建筑历史学家都知道,那些和贫穷阶层相关的建筑,才是最有保护价值的。财富的匮乏让他们只能考虑生存,而没有多余的闲钱来翻新自家屋子。当一个有钱人进到老宅,他往往是恨不得开一台推土机进去的,只求保留一个外观,里面却要装修得现代而富丽堂皇。 如今,司空见惯的场景是,人们推倒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复合公寓,并重建更高的楼房。德国建筑师RemKoolhaas近日似乎走遍了中国,他提出一个让人惊讶的观点。他觉得政府指认某些历史性建筑为“地标”并加以保护是不对的,“无论是胡同还是60年代政府造的复合公寓,都应该统统保护起来”,这样“才可以保留历史的每一个层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