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仪程: 各种祭祀都有规定的程序。孔子说,“礼不可不省也”,就是说,礼的事情不能不细察之。不同的礼不能混同。 周代,天子祭天于南郊,取阳位。祭牲用骍,即黄赤色的牛。先要龟卜于郊,然后告于祖庙,再在祢宫中占卜。占卜日,天子站在泽宫听取誓命,表示接受教导与劝柬。然后把誓命献在库门之内以告百官,献在太庙中以告百姓。祭天日天子着皮弁以听祭报,向百姓表示要严敬上天。祭天日,有丧事的人不得哭泣,穿丧服的人不得出门。各处清扫,把土铲除一层盖上新土,各乡于田头点上火烛。天子着大裘冕,乘不加装饰的素车前往寰丘。在圜丘脱去大裘着十二章冕服,腰插大圭,手持镇圭,立于圜丘东南侧,面向西方,燔柴告天。献牲时,天子亲自牵牲,他的儿子们协助,卿大夫依次跟随。进入庙门,把牲系在石碑上。卿大夫坦开衣服宰牛,先取告尸用的牛毛,以耳部的毛为好。再以鸾刀剖开牛腹,取出血和肠子间的脂肪,然后退下。等到生肉和熟肉都献上之后,天子才退下,以示对天的恭敬。 秦汉时圜丘之祭很少举行,而祭祀白、青、黄、赤、黑各帝,隋代重建寰丘,以太祖神配祀。唐袭隋制,以先祖为配祀。宋以后历代基本承袭了圜丘祭天的仪式,历代祭法则有不同。 《东京梦华录·卷十·驾诣郊坛行礼》记载了宋代祭天的仪程:“三更驾诣郊坛行礼,有三重壝墙。驾出青城,南行曲尺西去约一里许乃坛也。入外壝东门,至第二壝里面,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平天冠,二十四旒,青衮龙服,中单朱鸟,纯玉佩。二中贵扶侍行至坛前,坛下又有一小幕殿,谓之“小次”,内有御座。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大丈许,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阶,东曰卯阶,西皿酉阶,北曰子阶。坛上设二黄褥,位北面南,曰“昊天上帝”;东南面曰“太祖皇帝”。惟两矮案上设礼料,有登歌道士十余人,列钟磬二架,余歌色及琴瑟之类,三五执事人而已。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其架有如常乐,方响增其高大。编钟形销褊上下两层,挂之架,两角缀以流苏。玉磬状如曲尺,系其曲尖处,亦架之,上下两层挂之。次列数架大鼓,或三或五,用木穿贯,立于架座上。又有大钟,曰景钟,曰节鼓。有琴而长者,如筝而大者,截竹如箫管两头存节而横吹者,有土烧成如圆弹而开窃者,如笙而大者,如箫而增其管者。有歌者,其声清亮、非郑、卫之比。宫架前立两竿,乐工皆裹介帻如笼巾,绯宽衫,勒帛。二舞者,顶紫色冠,上有一横板,皂服朱裙履。乐作,初则文舞,皆手执一紫囊,盛生笛管结带。武舞,一手执短槊,一手执小牌,比文舞加数人,击铜饶响环,又击如铜灶突者。又两人共携一铜瓮就地击者。舞者如击刺,如乘云,如分手,皆舞容矣。乐作,先击柷,以木为之,如方壶,画山水之状,每奏乐击之,内外共九下,乐止则击敔,如伏虎,脊上如锯齿,一曲终,以破竹刮之。礼直官奏请驾登坛,前导官皆躬身,侧引至坛止,惟大礼使登之,先正北一位拜,跪酒,殿中监东向一拜,进爵盏;再拜,兴;复诣正东一位,才登坛而宫架声止,则坛上乐作。降坛则宫架乐复作。武舞上,复归小次。亚献终,献上亦如前仪。当时燕越王为亚终献也。第二次登坛,乐作如初,跪酒毕,中书舍人读册,左右两人举册而跪读。降坛复归小次,亚终献如前。再登坛,进玉爵盏,皇帝饮福矣。亚终献毕,降坛,驾小次前立,则坛上礼料币帛玉册,由酉阶而下。南壝门外去坛百余步,有燎炉,高丈许,诸物上台,一人点唱入炉焚之。坛三层,回踏道之间,有十二龛,祭十二宫神。内壝外祭百星。执事与陪祠官皆面北立班。宫架乐罢,鼓吹未作,外内数十万众肃然,惟闻轻风环佩之声,一赞者喝曰:“赞一拜!”皆拜,礼毕。 太庙之祭也有复杂的仪程。周礼,国君牵牲,大夫持束币,国君捧着牲血献于室中,夫人进献白酒,国君割未熟的牲体,夫人再次献酒。牵牲进入时,在大庭中告神。祭献毛血时,在内室中告神。祭献煮过的牲肉时,在堂上告神。历代,宗庙祭祀仪式各有特色,但大体以周礼为原本。 大飨之祭时,诸侯到来,钟鼓齐鸣以示和合。需进献指定的供品和本国各自的进献,诸侯退出宗庙时,奏《陔夏》之曲欢送宾客。 家祭与祭孔释奠礼是古时重要的祭典,两者皆有缜密的仪程,本文将以单独的篇章加以介绍。家祭礼和释奠礼也是本文家祭与民祭依据的蓝本。 *宗庙之祭是华夏历代天子最重视的祭祀之一,但两千余年发展出的丰富无比的宗庙祭仪在中国已经彻底失传,连难得留存至今的皇家宗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太庙也被改成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现在,只有在韩国汉城才能看到华夏宗庙之祭孑遗的破碎残片,模仿大明祭典的朝鲜王朝的所谓“宗庙大祭”仪式。 华夏文化在本土的流失,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残存些许遗迹的日韩。古人说,礼失求诸野。但是,野毕竟是野,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日韩对华夏文化的模仿充满了有形无神的匠气,有的连形都不具,模仿地颇为寒酸和业余。试想,煌煌华夏文明的恢宏大气岂是轻易可以模仿的呢。 3 “尸”与“祝” 传统祭礼中常出现“尸”与“祝”的概念。 “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诗·小雅·楚茨》)。尸是祭祀时,代表神主受祭的人,亦做神主牌解。《仪礼·士虞礼》郑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 《曲礼》:“孙可为王父尸”。一般来说,尸以孙辈充任,祭男用男尸,祭女用女尸,祭夫妇共一尸,以妇人祔从于其夫。 孙辈可以充当祖辈的尸,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祖与其孙同昭穆,所以能为尸。礼记说,担任尸的人实际上就是主祭人的儿子辈,祭祀时父亲朝北祭拜的其实就是充当尸的儿子,这样做其实也是让儿子辈明白应该怎样侍奉父亲的道理,这样就明确了父子伦理关系。不过,虽然尸可代神主,在祭礼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国君在祭祀时在庙门外迎接的是牲而不是尸,因为尸在庙门内代表的完全是君父,庙门之外却仍然是国臣的身份,国君不迎尸,是为了明确君臣名份避免嫌疑。 “祝”是一个会意字,左为示,右为“人”与“口”,《说文》解为“祭主赞辞者”。段注:“此三字会意,谓以人口交神也”。祝也指祭礼中的文辞,如“祝赞”(祝辞,祷告鬼神之文),祝文(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 “尸”与“祝”在祭礼中有什么意义呢?《郊特牲》说,“尸,神象也。祝,将命也。”尸是神的象征,祝是人神之间传话的人。 4 “馂”“畀”与“胙” 馂(jun4),是祭礼的结束时的仪式,《祭统》曰:“馂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曰,终者如始,馂其是已”。古时将馂提到很高的位置,称馂为“惠术也,可以观政矣。”就是说,馂是一种施惠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政治的意义。馂表面上是祭祀后分食祭品的仪式,其实分食的流程中有严格的等级之别。首先,尸食神主留下的祭品,然后依次是天子、卿、大夫、士、众祭者,贱者吃贵者吃剩下的祭品。传统祭义中,馂被作为一种恩惠普遍施加的过程,所谓“庙中者,竟内之象也”,宗庙之中又是整个境内的象征,上面有恩泽,下民就会一个个在下面等待,并相信恩惠一定会到来。 畀(bi4)是给予的意思。剩余的祭品,还分给辉(铠甲工匠)胞(屠夫)翟(乐工)阍(守门人)等下人,在祭祀完最尊贵的之后,还不忘最低贱的,并把剩下的祭品分给他们,表示只要明君在上执政,国民就不会饥寒交迫。 与此有密切关联的还有“分胙”的概念。胙就是祭肉的意思,是脤与膰的统称。贵族及民间祭祀时的馂与畀也常通称分胙。《谷梁传》曰,生曰脤,熟曰膰。膰的使用范围在祭礼中不断扩大,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祭祀场合,脤则相对缩小,几乎固定于祭自然神及戎事之中。其后,胙的概念就逐渐取代了脤与膰。胙有多种类同其它字的含义,有“酢”的酬灵义,“阼”的位尊义,“祚”的福佑义。古人认为,祈福时以牲体通神,神灵在享受祭肉之后,便将福祉寄寓在祭肉中,所以,分胙就能够得到神的恩赐。因此,分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往往是祭礼的高潮部分。家祭后也有分胙,被理解为祖先对子孙的疼爱和赐福。其祝辞说“祀事既成,祖考嘉飨,伏愿某亲,备膺五福,保族冝家。”分与宗族及家中“微贱”之人。民间盛大的社日祭祀,分食社肉分饮社酒,场面非常热闹。连祭灶也有分胙,陆游诗云,“卜日家祭灶,牲肥酒香清。分胙虽薄少,要是邻里情。”分胙既要求平均,又要求体现等级尊卑,由主祭者掌握分配权力,又从受胙部位和次序上体现受胙者的身份尊卑。 5 无礼的情形 《礼器》提出了无礼的几种情况。它举例说,大夫以上祭祀用太牢叫做“礼”,士祭祀用太牢就是无礼,这叫做“攘”。从前,齐国的管仲使用镂花的玉装饰簋,系朱红色的冠带,君子认为他的做法僭越天子诸侯之礼,称为“滥”。齐国的晏仲平祭祀自己的祖先,做祭品的猪腿小到了盖不住豆,穿着洗过的旧衣服参加朝会,君子称他太小气,称为“隘”。 (二)祭器 祭礼所用的器物称为祭器。主要分为食器、乐器、玉器等。 【食器】 有鼎、俎、镬、簠、簋、笾、豆、尊、壶、甒、罍、爵、觯、盘、匜等。 镬,类似锅,煮食器,煮牛羊豕等牲体之用。鼎,盛食器,可加盖以防灰保温。鼎有两耳,可穿“铉”抬行。俎是载放牲体的器物,又叫“房俎”或“大房”。簠盛黍稷,圆形,簋盛稻粱,长方形,皆有盖。笾与豆的形状相似,但两者所盛的食品不同,质地也就不同。笾是盛脯(肉干)、枣、栗等干燥的食物用,故以竹制。豆则是盛菹(腌渍的蔬菜)、醢(肉酱)等有汁的食物用的,故以木制。 酒器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前者如尊、甒、罍、卣、壶、缶等,后者如爵、觯、觚、觥等。《礼器》:“门外缶,门内壶,君尊瓦甒”,可见其位置不同。盛酒器通常放在“禁”或“棜”、“斯禁”的底座上,前者有足后两者无足。饮酒器中,爵为一升,觚为二升,觯为三升。 礼器的组合中,鼎与俎是配套使用的,两者数量多相同。鼎与簋最为重要,前者用奇数,后者用双数,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等。笾与豆通常也是配合使用的,而且都用双数,《郊特牲》:“鼎俎奇而笾豆偶”。 【乐器】 有钟、磬、镈、鼓、柷、敔、瑟、笙等。 镈似钟而大,控制钟的音乐节奏用。柷,状如漆桶中间有椎,摇动则自击,奏乐之始都先要击柷。敔形如伏虎,木制,背部有刻,划则乐止。 【玉器】 有璧、琮、圭、璋、琥、璜等。 每种玉器又分为若干种,如璋有大璋、中璋、边璋、牙璋、瑑璋等。《周礼·春官·大宗伯》:“天子执镇圭,长一尺二寸;公执桓圭,长九寸;侯执信圭,长七寸;伯执躬圭,长七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三)祭服 祭祀所着礼服称为祭服。华夏衣冠体系中,祭服是最高等级的礼服。 1.天子、大夫之祭服——冕服 视祭礼之轻重,祭服分别有数种形制。周代凡有祭祀之礼,为天子、卿大夫皆穿冕服,惟有章文、垂旒的数目差别。到了明代,冕服才成为帝王的专属。 冕服早在夏商两代已有,周在其基础上发展出较为完备的章服制度,并成为后世的典范和源头。周代特设“司服”一职,专门掌管君王的穿著之事,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选择不同的衣冠服饰。按周礼祭服共有六种,合称“六冕”。《周礼》所载的六冕之制,是经史所始载历代冕服规制所承传之完整的载文。作为最隆重的礼服,其中涵有“礼治”与“德化”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历代冕服制度的影响至为深远,乃至奉之如圭臬。 法家治世、崇尚实用的秦曾废除六冕,只有一套上下皆黑的祭服,称为袀玄。汉承秦制,沿用此服(《后汉书舆服志》载:“秦以战国即天子位,减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一直到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即位后,才下诏礼宫博采《周礼》、《礼记》,对周代祭服整理出个头绪,重新颁布了冕服制度。 魏晋六朝各代帝王开国建元都定服制,所用祭服大体上仍承袭东汉制度,直到北周时,才花样翻新,搞出了一套新的名堂。如将皇帝冕服,从6种增加到10种。 华夏衣冠服制也总在社会变动的冲击中不断波动,而周制冠服制度总是后世效法的经典蓝本,对于礼服尤其如此。隋代结束了自汉末以来360多年分裂的政治局面,同时也恢复了衣冠服制。冕服制承接汉魏,并增加了大裘冕制。唐代因袭隋旧,只稍作了一些改变。 宋代颇尚礼,三番五次颁订服制,并进行修改,在二十四史的《舆服志》或《礼仪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为繁缛。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依然沿用六冕。 明代刚刚建都立国,学士陶安等人就迫不及待地奏请皇帝恢复中断的祭服。无奈开国君主朱元璋认为古制太繁,只允许在祭天地、宗庙等特大典礼中,根据汉唐制度采用衮冕之服,其余大小祭祀一概不用。即使是衮冕,也只有皇帝、太子、亲王、郡王及世子可备,冕服自此成了皇室的专属。 清代从明朝手中夺得天下,为了强化异族统治,武力迫使汉族服满服,传统的祭服制度只有十二章纹被保留下来,运用到皇帝的服装之中,其余多荡然无存。 纵观历代冕服发展,冕服由冕和礼服组成,根据典礼的不同场合,总有六冕。六冕的内容如下: 六冕: ①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冕、中单、大裘、玄(黑里扬红)衣、纁裳(黄中并赤),玄与纁象征天与地的色彩。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 ②衮冕(王之吉服):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九章。 ③鷩冕(王祭先公与飨射):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七章。 ④毳冕(王祀四望山川):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 ⑤絺冕(王祭社稷五祀):冕、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绣粉米一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希是绣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绣。 ⑥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冕、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 此外,六冕还与大带、革带、韨、佩绶、赤舄(Xì)等相配。 周代诸候百官可用冕服从祭,按其等级从天子下递减,主要以琉数和章数区别,自制长期沿用,如唐代冠服制度还规定,五品以上官服衮鷩毳絺玄等各等冕服“助祭及亲迎则服之”。群官私祭时则另有祭服,如唐制,依等级用玄冕、爵弁、进贤冠、远游冠等祭服。 朝服主要用于朝会,但历代有时也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其尺度各有不同。朝服历代主要发展出皮弁服、委貌玄端、绛纱袍等。 2.后妃祭服——三翟: 王有六冕,后有六服。周制掌管王后的穿着则为“内司服”《周礼 天官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褖衣”其中前三种用于祭祀,后三种用于朝会、燕居。袆衣、揄狄,阙狄,都以翟鸟为纹饰,谓之“三翟”(汉郑玄注:“狄当为翟。翟,雉名……”)。 所用衣料为黑色纱榖,为了衬托出衣上的纹彩,特地在衣内缀一层白色夹里,即《周礼》所谓的“素沙”。与这些服装相配用的还有大带、蔽膝及袜舄等等。 后妃着祭服从祭于天子,然而后妃不可以参祭天地四方,惟有先王先公等人鬼祭方可。 ①袆衣:玄色。刻缯彩绘翚文(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的纹饰)从王祭先王服袆衣,王着絺冕。 袆衣是皇后最高形制的礼服。也是册封、婚礼的吉服。 ②揄翟:青色。刻缯并彩画摇(雉鸡的一种)文饰。后从王祭先公服揄翟,王着鷩冕。 揄翟也是皇太子妃最高级别的礼服。 ③阙翟:赤色。只在缯上刻出文饰,而不彩画。后从先王祭群小祀则服阙翟,王着衣无章纹、裳仅一纹的玄冕。 ④鞠衣:王后亲蚕礼的礼服。“黄桑服也,色如曲尘,象桑叶始生。月令:‘三月,荐鞠衣于先帝’,告桑事。” 所以,自然是桑黄色了。 ⑤襢衣(展衣),以礼见王及宾客之服,其色白。 ⑥褖衣,御于王之服,亦以燕居,其色黑,赤缘。不过也作“士妻的命服”讲。《礼·玉藻》:“再命袆衣,一命襢衣,士褖衣。” 《注》“此子、男之夫人及其卿大夫士之妻命服也。……诸侯之臣皆分为三等,其妻以次受此服也。……侯、伯、子、男之臣,卿为上,大夫次之,士次之。褖或作税。” 3.士之祭服 周制,公卿冕服而祭,士助祭于公(大夫)可假用大夫级别的爵弁而祭,着玄衣纁裳。后世多以玄衣纁裳为士之公祭服(略有例外)。1815刻本《十三经注疏》载:“三夫人自阙翟而下,九嫔自鞠衣而下,世妇自襢衣而下,女御自褖衣而下,嫁时以服之。”黑衣赤缘的褖衣可为士妻助祭之服。士私家祭祀则用士级别(或许是玄衣黄裳)。 宋《朱子家礼》载家祭,主人帅众丈夫深衣、主妇帅众妇女褙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