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的两次婚礼是传统的“不落夫家”婚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这种习俗流传。 “不落夫家”是指结婚的当天或第二天,新娘必须回娘家居住。过几年或生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再回婆家居住。当新娘结束娘家生活回到婆家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这等于举行第二次婚礼。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族,就流行这种两次婚礼的习俗。 勐海县的布朗族山区,有迷人的亚热带风光。崇山峻岭之间布满了原始森林。森林里生长着松,柏,红椿,麻栎等优质林木;青翠欲滴的绿荫之中,掩映着布郎人的竹楼;村寨附近是成片的茶林,茶林中穿红着绿的布朗族姑娘,头缠黑布包头,发髻上插着银簪、银链、银牌、耳环下垂至肩。更年轻一些的姑娘戴手镯和耳塞。耳塞上配以红、黄、绿彩线。未婚的姑娘还特意在头上插上红、黄、白色的鲜花、表现得健康秀美,华丽多姿。姑娘们灵巧的双手不住的在茶枝上抖动,动人的山歌飘满山岭。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料产地,布郎山特有的风光。 布朗族妇女不仅善于采茶,而且善于制茶。他们手工制作的散茶、竹筒茶和酸茶远近闻名。特别是酸茶常常成为布朗族定亲时的主要礼物。 布朗族青年的成年标志是染黑牙齿。当男孩子长到十五六岁时,就开始学习弹琴和弹三弦,同时学习唱情歌。晚上,他们相约到一位成年的姑娘家中,把一种叫做“格”的树木在铁皮上烧焦,取下黑烟末。把姑娘的牙齿染黑。而在开门节和关门节的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染黑牙齿的姑娘又要到佛寺替成年的男青年染黑齿。只有染黑了牙齿、男子才可以走村串寨会姑娘。通过串姑娘物色对象,然后告诉父母去托媒说亲。姑娘的父母和亲友接受了小伙子送去的酸茶和盐巴,婚事就算告成。从此小伙子和姑娘便可同床。 同床之后的一年内,必须举行第一次婚礼。婚礼选择在傣族历法的四月或六、八两月。婚礼的前一天,要向寨子里的人宣布,把女方的名字告诉大家。乡邻和亲友们都要前来祝贺。结婚那天,男女两家都要杀猪设宴,还要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竹蔑芽起来,送给每家每户 一串;将猪肝,猪心剁碎和糯米饭一起煮熟,分给全寨的儿童吃,以求早生贵子。晚上,新娘专门设宴招待过去在串姑娘时相识的男朋友。宴会上通过唱歌,回忆往日无忧无虑的恋爱生活和彼此建立起来的友谊。希望今后友好如初。男青年们对新娘的豁达表示赞赏,并用歌声向新娘祝愿: 你生的若是女儿, 我给她取个名字叫“定甩” ——愿她是“大锭的银子”。 你生的若是儿子, 我给他取个名字叫“新丙勐” ——愿他是。地方的主人’。 我在这里向昔日的恋人祝福, 愿你过上美好的生活。 婚宴要一直进行到深夜。第二天凌晨,举行“偷女婿”的仪式。半夜鸡叫时分,新娘和女伴们悄悄来到新郎的住处,推醒新郎,轻轻说声“时间到了。”新郎立即起身,背起早巳装好的挎包,跟着新娘和他的女伴们到女方家去,这就叫“偷女婿”。在新郎来到之前,新郎的岳母早已等侯在竹楼门口。女婿到来时,送给他一件新衣。女婿也从挎包里取出一对蜡条插在门上,作为结婚的象征。这时屋里早已宾客满座,恭候佳期。一对新人进门后、并头跪在老人面前,由老人们向他们拴线祝福。 这次婚礼之后,新郎新娘并不完全生活在一起。男方回男方家,只有晚上来妻家住宿。农忙时帮助妻家干活。这样的生活要持续二三年,如果生了孩子,由妻子扶养。孩子算是母家成员。如果婚后两人感情很好,三年后再选定吉日举行第二次婚礼。 布朗族的传统习俗认为,只有举行了第二次婚礼,青年男女才算是正式结婚。因为这次婚礼后,妻子才可以常住婆家。二次婚礼的嫁妆十分简单,除日常用的行李外,还要带来茶树、铁锅等。女子在离开母家时要哭嫁,但大多是假意地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媳妇到了婆家,婆婆在什楼门口迎接,并送给媳妇一条筒裙。儿媳妇把这条筒裙和第一次婚礼时母亲送给新郎的上衣叠在一起,表示男女双方的结合。在这次婚礼上,女方带来的嫁妆要一一点交清楚。如果日后离婚,则由女方如数带走。举行这次婚礼时,陪亲的女伴和男伴双方各持两对蜡烛,并代表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然后再递给新郎新娘。这对蜡烛也是结婚的象征,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书。如果以后夫妻感情不和,需要离婚时,男女双方各持蜡条的一端,用刀砍断、就算办理了离婚手续。 第二次结婚,按照布朗族的古老习俗,仍然要举行拴线仪式。结婚仪式完毕,设宴招待宾客。从此以后,妻子便长住婆家。如此几年后可以建新竹楼,分家单过。如果仍住在父母家,也要将火塘分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