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十一月间(公历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是全年夜晚最长的一天。是日,阴气最盛。过了这天,阳气便逐渐滋长,白昼渐长,夜间渐短,象征从冬至到夏至的阳期开始。冬至候应——“初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是说冬至初至,阳气刚刚萌发,敏感的蚯蚓感受阳气而卷曲成结;又五天,作为阴兽的麋得阳气而生新角;再五天,泉水感受阳气发出淙淙流水声,这些候应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冬至后阳气滋长的过程。因为天代表阳,所以皇帝于阳期开始之日——“冬至”要率群臣到南郊祭天,祈求安度阳期。唐宋以来,朝野将冬至放在与岁首同样重要的位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上说:“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有的地方甚至称冬至日为“过小年”,到了这天,学校放假、商业歇市、农人休息,做好应时食品,相互宴请馈赠,民谚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摘自《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