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的编制,为时甚早,可能在唐代以前,但印出来在民间发售,则是在宋代印刷术昌明以后。在此以前,仅有手抄本,并且也只宫庭或官府方能具备。 古代的历本,多由官方印刷,明代万历年间的历书,且于封面上加印“钦天监奏准,印运大统历日颁行天下,伪造者依律处斩。有能告捕者,官给赏银五十两,如无本监历日印信,即同私历”等字样。 历史与政治发生关系,由来已久,近代如明国十六年张作霖在北京时,曾将年历书改成黄色封面,上绘双龙,第一页刊登他自己的肖像,算是他做“大元帅”的纪念。 官印的历书,亦分两种:一种是名间用的普通本;一种是赏给大臣,如疆吏和藩属的官本。苏东坡有《谢赐历日表》云:“发颁正朔,盖春秋统治之号;郡赐玺书,亦汉家宽大之诏。实为令典,岂是虚文”可见这种制度以及历日之名,唐宋以来早有之。 阴历的推算是中国特有的专门学术,它对于节序迁移,气候改变,和日蚀月蚀等推测,非常准确,到了清代,又有改进,增加了全国各地的日出时刻和二十四个节令时刻等等。不过乾隆帝时,为了避“弘历”之讳,将时宪“历”改为时宪“书”,加汉满合文“钦天监时宪书印”,到新亥革命后,才恢复历书的旧名。 历书上的每一个日子下面都有注释,或宜嫁娶,或宜沐浴,或宜安床;此外如移徒、出行、动土、疗病、扫舍宇等等,也无一不与日常生活有关。而伐木捕捉、牧养等属于农村渔牧的范围,更是其中的主要项目。 古代天文学家之学问的深厚,可自传之多年的历法中窥之。 以前的一般家庭对其中有关“宜”、“忌”的注释,多甚信服。此为迷信自不可待言;但是对于农事耕种之所言必中,却又有科学的一面。 历本(通胜)的首页,乃是“春牛图”和“芒神”。图为缩形,牛身原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高八尺,象征农耕八节;尾长一尺二,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头角至腹各部分之配各种颜色,则以干支而定。 芒神原高三尺六寸,象征一年三百六十日;手执之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二十四个节气。芒神的年龄老幼,视岁而定,衣服及系带之颜色,视立春之日而定。 春牛的鼻,用桑拓木为枸,枸系以神。芒神手中之鞭为柳枝,其下缚以丝或麻苓;丑辰戊未日用丝。春牛与芒神所距位置亦有规矩:芒神之丝在牛前,于是前五日外立春;立于午后,于是后五日外立春;于牛并立者,则为是日前后五日内立春。阳年芒神立牛只左,阴年立牛之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