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身上的玉饰,绶:用来悬挂印佩的丝织带子。佩绶用来区分地位尊卑。佩绶制度在华夏衣冠里为等级尊卑的一显著特征。 《后汉书·舆服志》有:“古者君臣佩玉,尊卑有度;上有韨,贵贱有殊。佩,所以章德,服之衷也。韨,所以执事,礼之共也……韨佩既废,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商周绶带的前面挂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的韨(蔽膝),春秋战国时废去韨佩,改为系縌,以方便行动。佩縌就是结绶于縌,意即在佩玉的带纽上结彩组,与绶相连。“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组是官印上的绦带。 平时官员在袍服外要佩挂组绶,并随身携带官印。在汉代时期,绶的系结方式通常是打成一个大回环,然后下面系印章。印装于腰间的鞶囊中,系于绶的一端,垂于外边,绶的另一端垂于身后。故称印绶。 汉初沿用了这种制度,并加以双印佩刀之饰。《舆服志》记:“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 私学弟子皆以象牙。” 绶的织纹、色彩及宽窄长短都跟官阶相对应。(汉合秦制,1尺=23.1cm;十进制。)《后汉书 舆服志》载: “乘舆(君王)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 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 太皇太后、皇太后,其绶皆与乘舆同,皇后亦如之。 长公主、天子贵人与诸侯王同绶者,加特也。 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 公、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绶。 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三采,青白红,淳青圭,长丈七尺,百二十首。自青绶以上,縌皆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璲也。佩绶相迎受,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鐍云。 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圭,长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三百石长同。 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一采,淳黄圭,长丈五尺,六十首。自黑绶以下,縌绶皆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 自青绶以上有三尺二寸长的縌与绶同彩,而首半之,用以佩縌。紫绶以上可加玉环和鐍(鐍是有舌的固定带子用的环状物)。这里的首是经丝密度的单位,单根丝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绶广六寸,首多者丝细密,首少者粗。 至孝明皇帝时,除了佩绶制度外,还增加了大佩制度.所谓大佩,就是用各种玉制配件组成的成串饰物。这时玉饰在各地都屡有出土,它们的组合方法略有不同,一般上部为弯型的曲璜,以联系小璧,中有方形、上刻齿道的琚瑀,旁有龙形的冲牙,并用五彩丝绳贯串,瑸珠点缀其间,下施彩 。这种大佩多为祭祀、朝会等重要场合使用,日常家居则不能佩带。 《后汉书·舆服志》:“至孝明皇帝,乃为大佩双玉璜,皆为白玉。”《玉藻》云:“天子佩白玉,诸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士佩瓀玖玉” 绶发展到后来,同原貌已有了距离,演变成为悬挂在身后的矩形织物,此绶最早的形象,如唐壁画《礼宾图》可清晰见到。 《大明会典》记载明朝的绶,着冕服、文武官着朝、祭服时,悬挂于革带之後,明定陵有实物出土。 不论绶的外型、佩带方式有何重大变化,但其作为礼服之明尊卑作用一直保留至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