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民之初,日耕夜织,聊避饥寒,殊少欢趣。偶伤筋骨,医治无术,苦痛尤剧。天系念之,命福禄寿喜财酒,六仙共商议。五仙笼袖束手,独酒仙笑曰,此何难哉? 须臾,龙脉之首,现“缻”一口。美酒充盈,滋味曼妙。微醺之际,筋活神旺。众大欣忭,自此以往,凡事必以酒,遂成故常。——《内经图》 《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典籍相信很多人都有耳闻,它研究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领域,至今都是中医学中的重要课题。 谈到《黄帝内经》,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此书乃轩辕黄帝所著,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黄帝内经》和《论语》相似,都是由后人编撰完成的。孔子是在周游列国后,才悟出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经典。那么,黄帝在参透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历程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 其实,每一段经典背后确实存在着离奇的遭遇,黄帝也不例外。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形成之前,还有一段意义重大的黄帝秘史。 公元前2680年前后,17岁的黄帝迎来了人生当中第一次蜕变的机遇。原本黄帝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娶妻生子,与族人结伴外出打猎,生活平平实实。然而,天灾人祸在所难免。当年盛夏的一天,黄帝和族人们如往常般一起出外打猎,在烈日当头的正午时分,他们围住了丰盛的猎物,5头野猪和1头半大的牛,可以说是遇到了幸运之神。但幸运有时候也存在着致命的危险。就当他们用“武器”攻击猎物的时候,一头大公牛从人群后方冲出,将一人顶翻在地。在众人还没有回过神,继续用锋利的器物刺向猎物时,突然发现队友倒落于猎物正面。 结果,当天的狩猎确实取得了丰厚收获,不过那位受到大公牛和“武器”攻击的族人,却满身伤痕的卧床不起。尽管黄帝及其族人想尽办法,最终还是眼睁睁的看着受伤者病亡。这次打击令黄帝悲痛不已,他发觉即使再强壮者,只要稍受创伤也会轻易丧命。于是,黄帝下定决心一定要寻找到医伤病的良方。 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艰辛,在起初的三年当中,黄帝尝尽了各种苦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真正树立黄帝医学理论雏形的,还要数黄帝20岁那年的一次“浩劫”。 黄帝20岁那年秋冬交替的季节,有一天他去采草药,在下山回家的途中扭伤了脚,摔在一个山坳处,结果在凛冽的寒风中度过了一个夜晚。就这样,黄帝受冷得了风寒,一病卧床不起。尽管之前他配置了许多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灵丹”的妙药,可是每每服用过后,收效总是甚微。族人们每天来看望他,总能看到病情好转的迹象,可是其病是日轻夜重,反反复复,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 就这样,转眼间黄帝一病便是三月有余。许多曾经受到黄帝医治过的族人,每日跪天祈求2个时辰,祈盼上天恩赐,祝福黄帝早日康复。族人着急,黄帝心里更急,他知道自己配置的药有作用,但就是不知为何效果欠佳。 一天夜里,黄帝躺在床上想:此病三月有余,始终不见好转,难道余生就当卧榻度过。他心有不甘,想着想着便流下了眼泪,昏昏迷迷的入了梦乡。说来也巧,恰逢玉帝命福、禄、寿、喜、财五仙下到凡间造福百姓。五仙到达凡间广施法术,确使人间百姓获益。然而,当五仙行至黄帝部落之时,突感气氛迥异,随驻足察看实情,恰好看到病榻之上的黄帝。 于是,五仙通过梦境与黄帝对话曰:汝何以至此,汝部族何以殷实丰盛,却人人疲态尤显?黄帝照实述说原因,并请求五仙指点迷津,以便康复后完成自己的心愿。五仙围着黄帝仔细端详,还时不时的掐指计算,偶施法术。片刻后,福、禄、喜、财四仙摇头说,此乃弊病也吾等无解,汝可有别样心愿否,吾等能满足你衣食无忧、财富满满、一生充满喜乐。黄帝饱含感激的说,小人谢过四位大仙,只是吾只想早日康复矣,其它一概不求也。这时寿仙看到黄帝真挚的眼神怜悯道,吾只能延长汝之寿辰也,至于康复仍乃无能为力也。黄帝见无望,只得谢过后频频叹气。 五仙实不忍心,于是想到巧医杂症之酒仙,便至酒仙居所,邀其赴人间救治黄帝。酒仙随往。见到黄帝后,一向大大咧咧、逍遥飘逸的酒仙表现出了严肃之情,令其余五仙大感诧异。只见这时酒仙取过腰间玉葫芦,施法在屋内造缸一口,将飘香美酒倒入缸中,对黄帝说,汝乃气血不通气息虚弱,痹症强于药力所致,将药以此酒为引服下,半月可愈一月除根也。并告诉黄帝,此酒乃天上与人间共有之物麦、稻、粟、玉米、高粱等之精华,康复之后务必依法酿制,广施人间,造福百姓,切记。 随后,福、禄、寿、喜、财五仙回天庭复命领赏,独酒仙不喜功名利禄,归隐居所。夜半时分,轰鸣的雷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也把睡梦中的黄帝惊醒了。醒来后的黄帝,望着窗外不禁又黯然神伤起来。突然之间,黄帝闻到一股奇异的香气沁心入肺。他点着床头的灯巡视屋内,当视线落在窗户边的那口大缸时,猛然间记起了梦中的故事。只见黄帝两眼充满明亮的光,拄着“拐杖”挪向缸边。 果然是梦想照进现实,缸内散发着芳香气味的正是酒仙所说的酒。黄帝不假思索的用瓢挖了后,就着药服用了下去。顿时,一股热流从喉咙暖到胃肠,随后全身都温暖起来。第二天清晨族人们再来看望黄帝时,发现他脸上绽放出红光,并且说话的力气也足了,便认为是上天显灵更加卖力的跪谢天公。 说来也怪,黄帝每天就着酒服药,半个月后果然恢复健康了,为了巩固效果,他又减量服用了半个月。如此,前前后后一月时间,黄帝的病疾痊愈了。 康复后的黄帝经过苦思冥想,终于琢磨明白为何药入酒后疗效大增的缘故。后来,黄帝在用天赐的一缸酒救助其它人的时候,想起了酒仙嘱托:以麦、稻、粟、玉米、高粱等几种粮食酿酒,施予人间。便据梦中记忆和采药时遇到果树下腐烂果子散发的气味,将沾过水的粮食放在缸中捂焖,数日后收获了自酿的酒。又经年,黄帝将酿酒工艺进行提升,教授于后人。(《上古?奇异》第十卷记载)。 自从黄帝酿制成了天赐的酒后,就注重钻研人体的经络和病理学了。黄帝明白再强效的药物如果不能被身体有效的吸收利用,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于是在探索过程中,他发现人体的每个部位都是互相连通、息息相关,并且具有裙带关系的,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帮助他解开了人体秘密的一道大门,经络学说。在长期的研医、行医、论医的过程中,黄帝最终提出了后来被《黄帝内经》收录中医最高境界:“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 对《黄帝内经》稍有了解者都知道,黄帝寿辰达到120岁的高龄,是那个远古时代极为罕见的寿星。当然,深通医理是助长其长寿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个原因恰恰就是酒。我们都知道,过度饮酒会伤身,但是适量饮酒却是能够养身的。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酒疗”思想的记载。同样,在《本草纲目》中记录有:“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风,消愁遣兴。痛饮则伤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透彻的讲明了酒的“疗效”。 纵观黄帝生平,在他面临着一个个抉择的时候,依然决然的顾全大局,踏实稳健的去努力拼搏,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当年的鲁迅先生,先是弃军从医,再是弃医从文,但是每次抉择后,都能踏踏实实的付出努力,并且也取得了建树。黄帝秘史的记载,似乎在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得全心全意、踏踏实实,付出的努力终会有收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