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酒文化 > 其它 >

诗酒一家:共筑古典诗词文化(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人民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酒与诗的关系源远流长,以至于翻阅中国诗歌史的章章节节,随时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诗酒一家,构筑古典诗词文化。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诗歌创作最繁荣的时期,酒诗的成就也最为突出。唐代三大诗人都有大量的酒诗,李白两百多首,杜甫三百多首,白居易多达五百多首。“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众所周知的。杜甫嗜酒不亚于李白,两人感情深厚,有酒同醉,有被同盖,携手同游,“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晚于李杜的白居易是个醉吟先生,由于家道富裕,他喝酒比李白杜甫容易多了,而且喝得多是美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写得很有诱惑力。
    酒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两种主要功能,追求快乐和消除忧愁。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便是李白借酒与明月清影共饮,想用一醉来忘却自己心中的忧愁苦闷和孤独寂寞。现代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其他如晚唐诗人罗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属此类。当文人们夙夜忧叹,举杯邀月的时候,愁绪便借着凄清的月光幽幽地流淌在血液中,又借着酒醉人心,灵感就飘然而至。于是,那些漾满了感情的诗词就呈现在眼前。酒,一度是忧国忧民忧自己的文人们的寄托。酒,还可以让人远离尘世的浮华,平复心头的郁积,回到不要名利、只留真情的实实在在的自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