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釉联体壶 规格:高18.6厘米Height18.6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Tang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 中文名称:绿釉联体壶 英文名称:Green—glazedtwinhu 【唐代釉陶精品】 该壶是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工区的一件唐代釉陶精品。白胎绿釉,釉色鲜亮明快。壶口呈深盘状,细颈,颈有凹弦纹两周。颈下两壶体相联,壶上有把柄,柄首为一凤头,向上衔住壶口沿。两壶体所饰花纹相同,分别为凹弦纹、葵花纹、连珠纹、覆莲纹等,两壶体中间联接处亦饰葵花纹和连珠纹。 【双腹联体壶的一般形态】 双腹联体壶是隋时新出现的一种新器类。此类器给人印象最深的除双联腹外,就是别致的壶把柄了。有的把柄为龙形,有的为凤形,以龙形者较为常见,而凤形者则较稀少。洛阳出土的这件绿釉联体壶即以双凤首为把柄,弥足珍贵。 鹦鹉杯 规格: 高2.5厘米、口径12.5—4.7厘米 Height 2.5cm·Mouth Dia.12.5—4.7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牙骨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中文名称: 鹦鹉杯 英文名称: Cup made of conch 【由鹦鹉螺制成的纯天然的酒杯】 鹦鹉杯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村的一座唐墓。此杯并非形状像鹦鹉,而是用鹦鹉螺制作而成的酒杯,故称为鹦鹉杯。鹦鹉螺,即为海螺的一种,旋纹尖处屈而朱红,似鹦鹉嘴。其壳青斑绿纹,壳内光莹如云母。唐刘恂《岭表录异》、《艺文类聚》卷七十三均记载说,用这种鹦鹉螺制成的酒杯,可容二升许。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记载:“鹦鹉杯即海螺盏,出广海,土人琢磨,或用银或用金镶足。”这种鹦鹉螺可以不加雕琢,直接用于饮酒。用如此纯天然的酒杯喝酒,肯定会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唐宋诗文中的鹦鹉杯】 唐宋诗词中常提到鹦鹉杯。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李白《襄阳歌》诗:“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陆放翁诗:“葡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薤香。”看来,鹦鹉杯在唐宋时期还颇得嗜酒者的喜爱。 唐宋诗词中常提到鹦鹉杯。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李白《襄阳歌》诗:“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陆放翁诗:“葡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薤香。”看来,鹦鹉杯在唐宋时期还颇得嗜酒者的喜爱。 舞马银壶 规格: 高18.5厘米 Height 18.5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舞马银壶 英文名称: Silver hu with design of jumping horse 【骏马醉舞伴酒兴】 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匠心独运,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蔚为壮观的舞马宴乐】 据文献记载,每年八月五日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时,必于兴庆宫勤政殿楼下举行舞马宴会庆典。届时,文武大臣云集,四百匹训练有素的“天马”排列成行,身披绣锦,络饰金银珠玉,连鬃毛也修饰得十分漂亮。当一群身穿淡黄衣衫、扎雕花玉带、姿貌美秀的少年乐手奏起“倾杯乐”时,群马闻声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虽四百匹马一千六百只马蹄在运动,却整齐划一,应节合拍,一丝不乱,蔚为壮观。 【诗文中的唐代舞马】 宰相张说在《舞马乐府》中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杜甫在《千秋节有感》诗中也记述说:"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也是对千秋节舞马活动的生动描述。看来,千秋节舞马庆典之高潮的标志,便是舞马口衔酒杯,按照音乐节拍而舞蹈,以表示为皇帝祝寿之场面。这些文献记载对这件舞马银壶作了最适当的解释。 【九成宫的兴衰】 在唐代,王室贵族不仅喜欢用金银酒器豪放地饮酒,而且还喜欢找阴凉处建造消夏避暑之所,著名的唐九成宫就是为避暑而建造的离宫。九成宫遗址,始建于隋代开皇十三年,时称仁寿宫。唐朝初年,唐太宗在隋朝仁寿宫基础上加以修缮。建成九成宫。后成为数代唐朝皇帝的避暑之所,许多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此宫。高宗以后,武则天久居东都洛阳,继玄宗在骊山扩建了温泉宫以后,辉煌壮丽的九成宫逐渐荒芜,并于开成元年(836年)毁于洪水。经考古调查,九成宫外的宫墙,东西约1010米,南北约300米,地势西高东低,秀丽的天台山被围在宫城之内。原宫城主殿的残存夯土基址仍高出现代地面7米左右,通过今已发掘的第三十七号宫殿残基,我们能够感知九成宫当年的宏伟和壮丽。 【诗人眼中的九成宫】 九成宫的天然风光与人工建筑浑然一体的巧妙设计,在唐代即吸引了不少著名的文人为之舞文弄墨,留下许多千古名作。如由当时的宰相魏征作文、欧阳洵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这块价值连城的石碑,历经千年沧桑,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天台山的西北山脚下。此外,当时的许多著名诗人,如王勃、上宫仪、王维、杜甫、李商隐、吴融等皆到过九成宫,并留下诗文佳句,成为今天研究九成宫的重要史料。 白瓷执壶 规格: 高18厘米 Height 18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 白瓷执壶 英文名称: White porcelain ewer 【釉色均匀纯净,洁白光润】 白瓷执壶1991年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的一座唐墓,侈口长颈,短流,三股曲柄,肩部丰满,腹高而直,圈足。该壶器形浑圆饱满,胎质致密,除足部外均施白釉,釉子均匀纯净,洁白光润,为白瓷之佳品。 【唐代的白瓷器】 白瓷首创于隋代,成熟于唐代,唐人曾称颂当时制造的白瓷说:“大邑烧瓷轻且坚,好似美玉天下传。君家白碗盛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时白瓷的制作工艺可谓高超之极。然而,这件白瓷执壶虽也精致非常,但与美玉相比似乎还差得很远,可能是唐代平民所用之器,并非唐时白瓷烧造的最佳水平。 【唐代瓷执壶的用途】 唐代的瓷执壶出土不少,但其用途却有两种,可作酒器,也可作茶具。唐太和三年王明哲墓中出土的瓷壶上写有“老导家茶社瓶”等字,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壶上则有“陈家美春酒”、“酒温香浓”、“泛花泛蚁”等题识,表明唐代瓷执壶分别可用为酒器和茶具,作茶具者叫茶瓶,作酒器者称酒瓶或酒注子。 蓝釉双耳壶 规格: 高31厘米 Height 31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河南偃师市文管会 中文名称: 蓝釉双耳壶 英文名称: Blue—glazed hu with two handles 【蓝釉不匀,有露胎现象】 此壶1998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乡唐代恭陵哀皇后墓中。盘口,细长颈,溜肩,肩部有两个细长弯曲状龙柄,龙嘴衔盘口,鼓腹,下腹急收,小平底。蓝釉,不匀,有露胎现象。 【清新的纯蓝釉瓷器】 唐三彩是一种彩釉陶器,黄绿蓝三色,自然调渲流淌,互相浸润,色彩斑斓,晶莹剔透,使人观之赏心悦目。但除三彩器外,仅施黄、绿、白、蓝、红、淡青和黑等单色釉者,也清新自然,颇具特色。七十年代在巩义市发现的唐三彩窑址中,就出土少量的单色釉陶器,这种纯蓝釉陶器在唐代较为少见,恭陵出土的这件纯蓝釉双耳壶可能就是巩义三彩窑之单色釉产品。 【唐代流行的双龙耳壶】 双龙耳壶是时代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种器物,主要流行于唐代,其前身可能是源自三国以来一直流行的鸡首壶。目前此类双龙耳壶发现不多,主要集中在西安和洛阳两个唐王朝时期最为繁盛的京畿之地。 海棠花形滑石杯 规格: 通高3.8厘米 杯口长径13.2厘米 短径7.4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石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 海棠花形滑石杯 英文名称: Begonia—shaped talcum cup 【稀罕珍贵的滑石酒杯】 此杯1985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村唐代李郁夫妇墓中。口部呈椭圆形,呈四曲海棠形,俯视似花瓣绽放,腹壁弧曲内收,高圈足。整个器体光素无花纹。 【李郁墓中的滑石器】 滑石在东周时期曾用于制作编磬等乐器和滑石鱼等小型饰物,后来这类器物并不多见,而滑石容器就更为稀少,这件唐代滑石杯就显得更为珍贵。李郁墓中出土了一组滑石制品,有滑石杯、盒、羊、枕和熏炉等,制作精致,滋润光洁。古人认为“石之美者谓之玉”,因此这些滑石器很可能是当作玉器使用的。《大唐新语》卷十三《纪异》:“玉润而洁,能和百神,置之墓内,以助神道。”看来,这些滑石器不但被当作玉来使用,而且还有和百神、助神道之功能。 【唐代新兴的酒器造】 这件滑石杯从形制上看,应该就是羽觞的变体,整个杯体呈椭圆形,两侧弧状外展,犹似羽觞之双耳。类似海棠式酒盏是唐代新兴的造型,在浙江临安、江苏丹徒和陕西西安均有出土,有瓷质的,也有银质的,但以滑石为质料者现知仅此一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