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还很喜欢用龙凤之类的字为菜肴命名,比如鸡与鳗鱼同烹叫“龙凤呈祥”,鱿鱼炒鸡叫“游龙戏凤”,竹笋炒鸡片叫“竹林鸣凤”,公鸡与母鸡同炒叫“龙凤同春”等。追求吉祥意头,表现喜庆气氛的菜肴还有五代同堂、满园春色、祝君进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帆风顺等。 (三)引经据典 这类菜名常借用历史典故或诗词歌赋来命名。它可以营造一种古朴典雅饮食氛围。 三国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餐桌上的美谈,而以此为题材的菜名亦不在少数。相传,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吴主孙权恐蜀国势力膨胀,危及东吴,便采纳了大将周瑜之计,招赘刚刚丧偶的刘备为婿。名为结为姻亲,同心破曹,匡扶汉室,实则借机夺回荆州,诛杀刘备,免除后患。诸葛亮一眼就识破了东吴的诡计,打算将计就计,派赵云护送刘备去东吴完婚。临行前,他为主公设宴,做了一道鲤鱼炖豆腐,取名“白云护黄龙”,以白云喻赵云,以黄龙指“真龙天子”刘备,寓意主公此去有子龙护驾万无一失。出人意料的是,刘备到了东吴后,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居然也为刘备做了同样一道菜,名曰“白云藏黄龙”,她以白云自比,暗示将为夫君保驾。“白云黄龙”,一菜两意,在民间传为佳话。 再如“贵妃醉酒”,本是梅兰芳的拿手好戏,而北京“广和居”饭庄的牟厨师借用此戏名,精心创制了“贵妃醉酒”这道名菜,其实就是选用肥母鸡先油炸后放人汤中炖烂,加人高级葡萄酒烹制而成。此菜鸡肥色美,清淡可口,其名能让人产生贵妃醉酒的联想,据说溥仪曾慕名品尝此菜并对其赞不绝口。此类命名还有鸿门宴、桃园三结义、八仙过海、游龙戏凤、青梅竹马等。 有人将杜甫诗《绝句》之意加以引申发挥,韭菜炒鸡蛋叫做“两个黄鹏鸣翠柳”,蛋白切成长条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煮豆腐叫:“窗含西岭千秋雪”,汤上浮几片鸡蛋壳叫“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诙谐风趣 这类命名,或新奇别致,或幽默风趣,便于营造出一种诙谐风趣的饮食氛围。例如有一菜叫“蚂蚁上树”,乍一听以为是以蚂蚁为原料烹制而成的菜肴,原来这道菜是用粉丝与肉末作原料,粉丝喻作树,粉丝上粘上肉末,即表示“蚂蚁上树”,真是令人捧腹;又如乌龙吐珠,此名气度不凡,原来此菜是用海参以水泡发,放人油锅去腥,鹤鹑蛋煮熟去壳,再加人各种调料,偎一小时后,翻锅装盘,故曰“乌龙吐珠”,亦诙谐有趣。此类命名还有鸳鸯戏水、龙虎斗、欢天喜地等等。 (五)菜因人贵 苏轼是中国文艺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师,不仅在诗词文赋的创作上达到极高的全面发展的境地,而且在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很精湛的造诣;更令人折服的是:他的烹饪技艺也堪称一绝。据说苏轼亲手调制创造的菜品就有几十种,其中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至今还是大江南北许多餐馆的看家菜品。创制“东坡肉”的传说也富于浪漫的情调。苏轼在担任杭州刺史时,指挥民众疏浚西湖,深得民心。时值冬令,杭州百姓给苏轼送来猪肉,以表谢意。苏轼认为这些猪肉应该和在天寒地冻中投身水利工程的民工一起分享。苏轼让家人把猪肉切成块状,考虑到为工地民工增加热量的需要,他亲手加人米酒用文火烧制。用酒烧制的猪肉酥烂松软,肥而不腻,味道鲜醇浓郁。这种用酒烧制的红烧肉,被当地百姓称为“东坡肉”。经过不断的改进,成为海内外驰名的美味佳肴。 北京名菜“它似蜜”据称源于慈禧的称赞。福建厦门“半轮明月”则与郭沫若有密切关系,他在南普陀吃到一种当归面筋,一半香菇片,一半是面筋。一半在表面,一般在碗底,就像半轮明月,于是郭沫若就将当归面筋改称“半轮明月”。类似的还有贵妃鸡、太白鸭、麻婆豆腐、大千鸡、罗汉茶、左公鸡、国藩鸡、西湖醋鱼、西施舌、进贤菜、一品南乳肉、宫保鸡丁等。 四、中国菜肴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一)滥起“艺术”菜名的现象严重。 如猪耳朵与猪舌头做凉菜称为“悄悄话”;花菜炒猪心称为“花心”;经营者挖空心思的研制菜名,如“情人的眼泪”是芥末拌肚丝;“红灯区”是辣子鸡丁;“花花公子”是红烧青蛙;此外还有“蚂蚁上树”、“孤男寡女”等。这些庸俗的菜名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出奇制胜,开发新产品的同时,关键还在于提高菜肴的质量,名再好听也是无用。 (二)用语故做高深,名不副实 菜名新颖奇特,一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二可以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增加就餐的情趣,三可能实现比较好的销售业绩。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新奇另类,故弄玄虚,并且利用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而加以欺诈的话,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店家而言,也是浮躁心理的反映,是急功好利的短期行为,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必将难以立足。如“黄山一绝”’一盘蔽菜,“猴子捞月亮”一盘醋上面放了一滴香油,“心痛的感觉’一杯白开水,明显 (三)用语低级庸俗,以情色诱人 老子说“,食、色,性也”,这是从人生哲学角度肯定“食”是生活的两大基本要求之一。从“秀色可餐”一词也可以看出美食与美色的联系。“麻婆豆腐”让人联想到爽直俏丽的川妹子陈麻婆;“贵妃鸡”让人联想到“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杨玉环。如今一些饭店的经营者不仅对女服务员的容貌提出了要求,在菜名上更是动足了歪脑筋,将菜肴与女性、与性欲生拉硬拽地扯在一起,甚至到了低级下流、衷读女性的地步。例如:“清炖女人肉”炒白菜,“一丝不挂”烧鸡,“勾勾搭搭”炒黄豆芽绿豆芽。这些菜名以庸俗为文雅,拿无聊当有趣,有悖于道德规范,贻害于少年儿童,有碍观瞻,有失水准和身分,反映出命名者的低俗趣味和阴暗心理,实属饮食文化中的垃圾,只能令大多数消费者作呕。 (四)用语不顾社会公德,渲染语言暴力 据大洋网(2003一12一03)报道,抚顺有家“另类”餐厅,其招牌菜的名字十分吓人,如“绑架”(面条鱼裹花生米)、“抢劫”(火腿炒白菜),等。另据《工人日报》( 2003 - 9 - 27)报道,温州出现古怪菜名,如“轰炸世贸”,用毛芋条搭成两座世贸大楼模样,用锅巴当瓦砾,上菜时浇上少许番茄汁后,毛芋条倾斜,,意在“模拟重现美国世贸大楼被撞的现场”。 (五)拿伟人名字开测,搞消费宣传A头 青岛市云霄路上一家餐厅向食客推出一道菜:“毛泽东红烧肉”。将经营的菜名等故意往伟人名义上靠,并以此从事商业活动,这也有涉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之嫌。因它不是靠本身的经营知名赚钱,而是靠伟人的知名赚钱。此举既让人感情上不能接受,更是商家营销策划乏术、黔驴技穷的表现。更遭人质疑的是,伟人姓名作菜名,违反了工商部门就《广告法》司法解释中禁止利用在世的或过世的国家领导人做企业宣传的有关条款。 以上几例可谓惊世骇俗,但无疑都违背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另类菜单虽然令人感到好奇,但大多数公众都认为这只是一种吸引眼球的自我推销法,哗众取宠而已。就像美国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袭击事件,这是几千名无辜的人付出生命代价的关乎世界和平的极其严肃的大事,怎么能够轻松愉快地一次次“模拟”呢。店家不择手段引人注目的用意一眼就可以看穿,但这种嚎头仍不免让人心惊肉跳。 结语:中国菜肴不断追求着色、香、味、形、器和烹调方式的和谐统一。中国菜肴名称可谓千姿百态,菜肴文化博大精深。菜肴名称配合菜肴的美色美味,给人们以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肖树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