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太平天国女将军洪宣娇的身世考证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浩学历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洪宣娇是太平天国中赫赫有名的女将,关于她的身世却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洪宣娇实为杨宣娇,原名杨云娇,她不是洪秀全的妹妹,而是杨秀清的妹妹;后来洪秀全为加强拜上帝会内部团结,与杨云娇结为兄妹,杨云娇改姓洪,成为洪宣娇。但我认为此说有值得商榷之处:洪宣娇不是洪秀全的妹妹确是事实,但认为是杨秀清的妹妹却难成立,理由如下: 
    其一,民国《桂平县志》载:“(萧朝贵)妻洪宣娇,(武宣)罗渌峒人。”而杨秀清则是桂平县平隘山东旺新村人,再考杨秀清的父辈也似无外迁的历史,如果两人是亲兄妹,何以会有不同的家乡?(摘自博采资源库) 
    其二,对太平天国内情颇为熟悉的谢介鹤、张汝南等封建文人在日记或小说中及民国《浔州府志》中均有杨秀清与洪宣娇私通的记载。我们并不否认这些封建文人有造谣中伤、恶意攻击的可能。但如果杨秀清与洪宣娇为兄妹,其罪名就不仅是私通而是“乱伦”了。试想:这些封建文人既是恶意中伤,当然是伤之唯恐不毒,却为何不给他俩定以“乱伦”之罪,而仅用普通的“私通”之名呢?难道这些封建文人还会替“叛逆贼子”遮丑吗?如他们不属造谣中伤,两人私通是实,杨秀清总不至于和自己亲妹妹乱来吧?综上所述,称他俩为兄妹是讲不通的。 
    其三,太平天国研究专家钟文典教授在论证洪宣娇不是洪秀全的妹妹时,曾有过一段这样的话: 
    “再查太平天国辛开元年新刻的《太平礼制》载有‘贵妹夫及后宫父母、伯叔、兄弟辈一体同称国亲……’两种刊本的《太平礼制》,皆未提及洪秀全父母称谓如何,原因自然是因为他的生身父母不在了。而‘朕岳丈’、‘岳母’与洪秀全的兄嫂,以及杨秀清伯杨庆善、韦昌辉父韦源玠等皆有称号,称为‘国伯’或‘王伯’。这就在我们面前泄露了一个秘密:萧朝贵的后宫‘洪宣娇’另有父母、伯叔、兄弟,并非与洪秀全同为父母者。由此亦可证洪秀全与她为义兄妹关系,其说似可不谬。”(《太平天国人物•洪宣娇》)。 
    钟教授的这一推论无疑是正确的。如果再作进一步推理分析的话,还可以得出另一个重要结论: 
    《天情道理书》载有“至贫者莫如东王,至苦者亦莫如东王,生长深山之中,五岁失怙,九岁失恃,零丁孤苦,困厄难堪。”也就是说杨秀清五岁丧父,九岁丧母,可见杨秀清的生身父母也早已不在世了。基于上面同样道理,“洪宣娇”当然也非与杨秀清同父母者,而是另有父母、伯叔、兄弟。那么其父母、伯叔、兄弟究竟是谁呢? 
    《天兄圣旨》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天兄在戊申年(1848)冬的一次下凡时“杨宣娇肉父黄权政(肉父为亲生父亲之意。黄亦或为王)亦拜天父上主皇上帝……天兄基督吩咐他毁除家中各邪神。他归至家,有些疑惧,复使其妻林官妹、子黄芸忠到萧玉胜家来复问天兄基督。” 
    这则史料有力地证明了“洪宣娇”确另有父母、叔伯、兄弟,这些人很有可能以后到了天京,这就正好与《太平礼制》中与此有关的规定相印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洪宣娇并非杨秀清的亲妹妹,而是黄权政之女。 
    又《天兄圣旨》载有“天王在萧玉胜家,常教杨宣娇读天父诗,或字眼不变,天兄基督下降,教二人读焉。”从中我们可看出:“杨宣娇”是住在萧玉胜家中的。“杨宣娇”即洪宣娇。洪宣娇既是黄(或王)权政之女,又住在萧玉胜家,是萧朝贵的妻子,那为何又姓杨呢?    我们从《天兄圣旨》中不难得到一种解释。《天兄圣旨》中经常提到杨宣娇称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等为兄,为天兄之妹。尔后为了革命的需要,她与洪秀全结为兄妹,改杨姓为洪,成为洪宣娇;那么在革命的初期,同样为了革命的需要,为何不能和杨秀清结为义兄妹,改黄姓为杨,成为杨宣娇?改姓“杨”的意义在于通过杨秀清、萧朝贵的联姻,使他们互相联合起来,在革命低潮时期,共同战胜了其它神灵,起到了稳定人心、指明方向、打击敌人的作用。改姓为“洪”的意义在于加强拜上帝会领导人内部的团结,用宗法的绳索把他们牢牢地捆在一起,同生共死,共同进行艰苦的创业,为革命的到来做好准备。 
    结论:洪宣娇原姓黄(或王),为了革命的需要先后与杨秀清、洪秀全结拜为义兄妹,因而先后改姓为“杨”和“洪”,成为杨宣娇、洪宣娇。她的一身维系着三方面的作用,在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三者之间确起到了中间桥梁作用,她为了革命的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不愧为天国的第一女将,中华民族的女中豪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