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日后维护和弹药供应的统一, “致远”级巡洋舰仍然选择安装德国克虏伯工厂制造的火炮. 在军舰的建造中也十分注意德国火炮和英国制造的俯仰旋转机械的配合问题. 既然航速快是”致远”级巡洋舰的卖点, 甚至以此牺牲了装甲防护, 中方对此方面的质量情况也就十分注意. 两舰到华后, 1888年5月的12日与14日, 李鸿章等人在大连湾和威海卫一连两次勘验”致远”和”靖远”的航速, 证实她们都达到了18节的设计要求. 但没有舷侧装甲, 使军舰在海战中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舰桥周围3英寸的装甲也不足以保护里面的人员, “致远”无装甲的船舷在海战中被击穿后引爆储存在舷侧鱼雷发射管中的鱼雷, 随之发生大爆炸而沉没. 据说“济远”在丰岛海战中也因为没有舷侧装甲, 炮弹击穿船舷后顺着烟囱的烟道(装甲甲板在烟道通过处留有开口)落入锅炉舱击毙两名司炉. 舰桥围壁也被击穿, 造成多名高级军官阵亡. ”吉野”在海战中多次被洞穿船体, 中国军舰发射的150毫米, 210毫米口径炮弹就已经足以击穿其装甲甲板和其他舱室, 一直落到轮机舱里去. 日本其余各快速巡洋舰也受创累累. 只因中国军舰的火炮射速不高, 才免于沉没. 后来“吉野”在日俄战争中于旅顺口外的浓雾海面上游弋时被己方的装甲巡洋舰”春日”一撞即沉, 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参战的北洋水师洋员马吉芬在战后的回忆录中提到装甲防护方面的经验, 防护装甲至少要4英寸厚, 否则等于没有装甲. 从这一点看, 主要是针对防护巡洋舰而言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