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图估计是当年李鸿章进呈内廷御览的”定远”图纸的部份摹本 其一是主炮塔的内部结构. 炮塔的主体是一个平坦的圆盘, 两门305毫米主炮及其俯仰机构安装在圆盘上, 圆盘的下方是一根立轴和液压--齿轮旋转机构. 圆盘的低部外端装有数量不详的承重滚轮, 压在甲板上铺设的一圈圆周钢轨上. 当炮塔在旋转机构的推动下绕立轴旋转时, 承重滚轮沿钢轨滚动. 通过与"萨克森"和"英弗来夕白"旋转炮塔剖视图的比较, 证实三者的结构是一致的, 这就是所谓的”船面旋台”. 基本上是参考当时将陆上大型火炮旋转机构而设计的(见威海市刘公岛海军公所西侧陈列的一门德国制大型岸炮的周向旋转机构). 与英国军舰不同的是, 当时德国军舰的装甲甲板位置都较低, 炮塔旋转机构的安装位置在装甲甲板上方, 水平方向防护则由环绕在炮塔外的固定的装甲围壁提供 (围壁是固定的, 不随炮塔旋转). 垂直方向防护则由可拆卸的封闭式钢炮罩提供. 炮罩的顶部设有通风窗. 鉴于当时舰炮的射击仰角不大, 弹道比较平直, 垂直方向受打击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炮罩的厚度设计仅考虑能防弹片即可. 炮塔内另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是主炮炮弹的装填方法. 305毫米口径炮弹重600多磅, 发射药包一个重50磅, 装填作业无疑需要由机械来完成. 马吉芬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述: “头卷辫发,赤裸两臂,肤色淡黑的壮士,一群、二群直立于甲板炮旁,等待厮杀. 甲板上到处撒有细砂,以防执勤中滑倒. 在上部构造、舰的腹部、送弹滑车、弹药卷扬机和鱼雷室等地各就其位.” 这就是现存这方面情况唯一的记录. 证明“定远”级舰内确实配备了弹药扬升装填机械. 但此外没有更详细的叙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