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晚清“师夷”实践者奉作理论指南的,不是来历可疑的《海国图志》,而是《校邠庐抗议》。它的作者冯桂芬,是林则徐的学生,毕生憎恶涉嫌剽袭林则徐“筹海三策”的魏源,但历经英法联军攻陷帝都、太平天国摧毁帝国经济文化重心等事件,也对老师把“制夷”当作目的之策略发生疑问。他在太平天国占领苏州期间流亡于上海租界,一方面力促曾国藩与租界当局合作抗击李秀成,从而成为李鸿章组建淮军立足上海镇压太平主力的策动者,同时依据在上海所得关于英美现状的新知,著成《抗议》四十篇又附二篇。这部书曾被张之洞推崇为“中体西用”的启蒙典范。但冯桂芬瞩目的焦点,在于西方“诸国富强之术”,就是说帝国要革除弊政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正因为冯桂芬的《抗议》,尤其重视“师夷”方案的可行性,所以它在冯桂芬去世后初刊,便被李鸿章称作“洋务机要”,而在冯氏死后二十四年,由光绪皇帝“诏定国是”而匆匆展开的百日维新,竟将这部旧书重印发给政府所有部门,要求对它的可操作性签注意见。据闻当年相关档案具在,惜迄今仍为档案主管单位垄断,无法得到史家研究。 我赞成这种说法,即历史是因果关系不断互相转化过程中的产物。就说“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林则徐本意是为达目的而不计手段,而冯桂芬却强调手段的实践意义,导致戊戌百日维新将手段当作目的。百日维新被慈禧太后为首的八旗权贵绞杀。但慈禧集团支持义和团,招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至辛丑和约宣布帝国名存实忙。那以后虽经清末假立宪,虽经武昌起义给满清帝国出具死亡证明书,虽经民国的分裂混乱与内外战争,但“师夷”始终成为二十世纪前半期社会政治的主旋律。 自从孙中山的《建国大纲》,要通过军政、训政、宪政的“革命三阶段”,将中国“化成美国”。但他的继承人蒋介石,从一九二七年起“训政”没完,直到滚出大陆前夜,才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宣布“宪政”。 在共和国建立前,由毛泽东撰写的六评美国《白皮书》,号召中国人消除恐美亲美媚美的奴才哲学,在更高层次上复活林则徐的“制夷”论,曾是中国人勇赴抗美战争的巨大精神动力。然而从那时起的“一边倒”,在建设过程中“全盘苏化”,又使文化精英感到失落,反对“师夷”由欧西倒向苏东,当属一九五七年所谓右派发泄对现状不满的主因。 据日本《原典中国近代思想史》以西顺藏、近藤邦康等为主的作者群体研究,关于“师夷”与“制夷”两种取向的争论,在新中国思想界仍是主题。是耶非耶?仍待研讨。朱维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