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战斗的攻方,即叛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围绕大炮,不是鸟枪,不是大铳,也不是爆竹,是严格意义上的火炮,来组建的部队。是明王朝国库重点供养的一支精兵。 第二:战役的双方都拥有当时远东境内最好的火炮,并以此来作为主要的攻击手段。(当然这时候北京城内的可能还要好些,不过那是装饰,不算兵器) 叛军本就装备精良,这之前还打下了登州城,得到了红夷大炮数十门,西洋炮数百门,在战役过程中又围城打援,劫夺了一批明军的大炮。所以才可能在攻城时把重炮排开,一轮齐射便打得城头上站不住人。而守军一方靠了孙元化多年的苦心经营,火炮数量也不少----别忘了孙的官职是“登莱巡抚”,莱城也是他的根据地。不过这时候他已经不是了,新来的巡抚谢琏是个炮仗的外行。按照史料的记述,莱城守军使用火炮的技术很差,应当不是孙的旧部。不过是旧部也不敢用,孙的部队中多为辽人。叛军打登州的时候,就是靠同乡的守军耿仲明一部内应而获胜的,孙元化也因此当了俘虏。 莱城一战,显示出了火器运用的专门人才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三:叛军在城下,用火炮来攻,而明军用火炮在城头上守。从火力上来说,守军还要强些。战斗的结果是:叛军占优势。虽然叛军的火炮吃亏在射程上,但它的炮位可以散开,集中轰击城头的守军,因此占了大便宜。这说明什么? 大炮,作为远程火力,它的威力最大体现在哪里?是在进攻中,是在对固定目标的射击上。袁崇焕所云“依坚城,用大炮”来防御,实际上是明军不得已的选择,并不符合军事学的原理,所持的不过是满人没有好的火炮而已。 第四:莱城之围得解,靠的是关外明军,即袁崇焕的旧部来增援。其时孔有德仗着火器方面的优势,放言道:“杀山东兵如切菜,虽数十万,无奈我何,各镇兵咸非吾敌,惟虑关外兵耳”。而这里所说的关外兵,恰恰便是明王朝军队中,除叛军外,唯一一支玩炮的行家。 因为这场战役带有叛乱的性质,叛乱的首领们还一口气叛过两个朝代。(厉害)这使得明王朝的统治者,甚至后来满清的君王们,都不可能客观地评价它。事实上我们今天所见的史书上,也对之很少提及。然而要研究明末的军事,缺了这一章是不成的。 孙元化是个有趣的历史人物,他信奉天主,却又以科举出身,至于统兵封疆,成为朝廷大员。他对明王朝忠心耿耿,却又因志大才疏,成为误国罪臣。清朝分封的汉人诸王中,除孔耿二人外,吴三桂、尚可喜也曾在他麾下。而他的名字与徐光启、利马窦连在一起,既是将西方文明向中土传播的学者,也是天主教进军中国的第一批探路人。可以说除了没有镇压过农民起义外,明末几种影响中国发展或者说有可能影响中国发展的主要力量,多多少少都与之有些牵连。我曾在别的帖子中把历史的进程比作一束棉纱,这束棉纱在孙的名下,打了一个紧紧的结。随着一刀砍下,人头落地,结被打开了,分支脉络各自流转,从此再少相逢。斩向孙脖颈的一刀堪比亚历山大西来一剑,却出自无名刽子手手中,算是中国特色。无论如何,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炮兵部队由他建立,而他没有做成拿破仑。 孙元化死后的明军在火器应用上没有特别的成就,山海关的防务主要是靠袁崇焕的旧部们主持。闻名遐迩的关宁铁骑,配备了一些火器,但主要特点还在于一个骑字。事实上,骑兵装备火器,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上,实战中很难有出色的战斗力,我也不曾见过这方面的战例,可能是因为我孤陋寡闻吧。再往下明朝是如何亡国的,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的很清楚。 (三) 倒是有一点要提一下,现今流行的说法是,满洲人因为自己凭弓马立国,入主中原后便不着力发展火器,乃至三百年后拖上汉族人承受坚船利炮破国之辱。潜台词是,如果还是明朝的话,哪怕是大顺统治也好啊,只要重视火器装备,就不至有鸦片战争的割地赔款,或是“去年今日割台湾”的举国同哭。如此观点不仅遍诸网上,还时见于书端,出自所谓学者之口。流毒甚广。 以网上流传的金观涛的《开放与变迁》中一节为例:该文先是引述《皇明经世文编》,说明军“每一营(5000人)其用霹雳炮3600杆,合用药9000斤,重八钱铅子90万个。。。步枪大连珠炮200杆,合用药675斤。。。。。无法知道类似今日何种武器,可能是机枪,或是连发多管火箭手把铳400杆。。。。。盏口将军160位。。。盏口将军是明代对野战重型炮的称呼“另外有1000人为骑兵。整理以後,会发现明代的部队十分机械化--一个5000人的营有:1000骑兵3600步兵(全配火器) 400炮兵(每人一把防身用手枪,管160门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200门)” 然后问一句:为什么这样的部队会打败仗呢?文中解释说因为火器平时到不了士兵手中,打战时武将要靠贿赂才能得到好火器用,等等等等。 最后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明军火器战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政治腐败,及重文轻武之故。中国军事科技衰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政治腐败,及重文轻武之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