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起强大的水师部队,具备了统一台湾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 要统一台湾,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部队逐渐成为康熙皇帝和部分大臣的共识。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恢了福建水师建制。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皇帝任命熟悉海疆情况、骁勇善战的湖南岳州水师总兵官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至康熙十八年年底,万正色所辖的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 艘,官兵28580名,经过万正色的精心组织和训练,成为一支精锐善战的水师劲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清军第二次收复东南沿海的作战中,清政府不再依赖荷兰舰队,而是使用福建水师从海上发起进攻,对郑军侧背形成极大威胁,导致郑军陆上防线全线溃退。尔后,清军水陆合击,迅速将郑军逐出东南沿海地区及岛屿。 清福建水师在收复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显示出来的实力和作用,增强了清朝统治者实施海上军事行动和武力统一台湾的信心。此后,清政府改变了以往放弃沿海、守卫内陆的消极防御方针,将水师部队分别部署在金门、厦门、铜山、海坛(今福建龙海县),随时准备对台湾郑氏集团采取军事行动。此时,清政府已具备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 3.台湾郑氏集团发生内乱,实力削弱,为清政府统一台湾提供了良机 在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蒸蒸日上之际,台湾郑氏集团的处境却日趋恶化,已陷入难以自拔的衰败境地。政治上,其内部矛盾斗争逐步加剧。郑经自康熙十九年逃回台湾后,心灰意冷,终日沉湎酒色,不理政事,台湾的军政大事均由郑经的长子郑克臧处理。康熙二十年正月,郑经中风而死,在郑氏集团中势力很大的冯锡范和刘国轩联手发动政变,杀害了在台湾军民中有一定威望的郑克臧,拥立郑经次子年仅12岁的郑克爽继位,实际权利落入冯、刘二人手中。冯、刘二人由借机大开杀戒,迫害异己势力,使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更加激化,人心涣散,出现动动局面。在经济上,台湾已连续三年发生自然水旱灾害,粮食歉收,米价飞涨。多年战争的消耗,也使台湾府库空虚,财政拮据。为筹集粮饷,扩充军队,抵御清军的进攻,郑氏集团加强了对台湾各族人民的压榨和勒索,岛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时有发生。在军事上,郑军在大陆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最后仅剩千余人逃回台湾。此时台湾、澎湖两地的郑军尚有5 万余人,大小战船200 艘左右,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不断有郑军官兵驾船投奔大陆,向清政府投诚。由此可见,郑氏集团的军事实力已远非昔日可比了。 从中国历史的走向来看,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但统一需要条件,不可强求,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统一就无法实现。条件、时机成熟了,如果举棋不定,犹豫彷徨,不及时采取行动,已获得的有利条件和良机也会丧失。清朝群臣经过多年努力,为统一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我方兴盛,敌方衰败,双方实力对比形成“以镒称铢”之势的最佳时机,康熙皇帝果断作出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历史性决策,把统一的条件变成统一的行动,这样就将统一台湾的进程大大向前推动一步。这时,指导行动的战略策略正确与否,就成为统一成败的决定因素。 4.清政府武力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 ①“因剿寓抚”以剿促抚的战略方针- “因剿寓抚”这一战略方针是清朝杰出将领施琅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给朝廷的上疏中提出来的。其核心是以战逼和,以军事手段促成台湾问题的政治解决,尽量避免在台湾本岛引发战争。“因剿寓抚”的重点在于“剿”,军事进攻占主导地位,同时又努力寻找政治解决的可能性。二者的关系是先剿后抚、以剿促抚,也就是采取武力行动,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台湾郑氏集团接受和谈条件,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施琅还为这一战略方针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一方案分为三个步骤实施:第一阶段,以清军水陆两栖部队攻占澎湖,消灭郑军的有生力量。澎湖是台湾的海上屏障,扼制着当时台湾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海上通道。占领澎湖,大兵压境,使台湾门户洞开、贸易受阻,可形成威胁起生存的逼近威慑。第二阶段,清军占领澎湖后,引而不发,作好攻台准备。同时派使者赴台与郑氏集团和谈,迫其向清政府投诚,实现对台湾本岛的和平统一。若和谈失败,郑氏集团决定顽抗到底,就采取第三步行动,向台湾本岛发动军事进攻。以清军主力舰队直抵台湾政治中心承天府(今台湾省台南市)以西的安平港,实施正面牵制;同时派出两支精锐的快速舰队,一支向南封锁打狗港(今高雄港),一支向北封锁蚊港(今台南县西南),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在控制了台湾进出的主要港口水道后,对台湾实施围困,并派人进一步招降郑氏集团,或促使其内部发生激变,不战自溃。如乃不能达到目的,则对台湾实施登陆作战,先扫清城市以外、村落之间的郑军,在攻取郑军困守的孤城,最后武力夺取整个台湾岛,彻底消灭郑氏集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