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台兵以太守谭公之严,初集即有以摄其心,故在谭公用之而著绩,他人则否。其人性与温州相类,在于虚实之间,著实鼓舞之,亦可用。 岁己未,以义乌尹赵公之集兵,予奉命会选而教练之,为部伍,于是而始有义乌之名。以前非无乌兵也,盖则屡出屡败,故不为重轻。义乌之人,性杂于机诈勇锐之间,尤事血气,督之冲锋,尚有惧心,在处兵之下。然一战之外,犹能再奋,一阵之间,犹能反戈。但不听号令,胜则直前不顾,终为所诈。 至于他处之兵,伶便谲诈,柔懦奸巧,在我鼓舞之令未下,而众已预思奇计为之张本矣。 等而别之,得其人而教练焉,毕竟处州为第一,义乌次之,台、温又次之,绍兴又次之。他不在此科也。 其操治处兵之法,在操其坚耐,而使之屡阵而不销其气。其操义乌之法,要破格恩威并称,必使其听节制,进退一如约束。不患其不强而患其不驯,不患其不胜而患其骄。其操台温之兵,又必加严一等。其操绍兴之兵,必须重令以劫其心,决令以立其信。操之能以短兵交刃,而后可用也。 至于他处之兵,必洗涤其肠胃,尽去其故态,施不测异常之令,然后仅能及绍兴兵耳,不然吾不能也。如此,则无兵不可冲锋,无兵不可鏖斗,浙之强兵,不可胜用矣。 上述可出强兵的处州、绍兴、义乌和台州,均处于负山临海的浙东地区,这里正是秦汉之际东越人居地的腹心地带。戚继光因为能够根据不同地区兵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法来训练士兵,练兵效绩显著,麾下部伍竟以“戚家军”而“名闻天下”。浙江兵如此骁勇善战,难怪戚继光从浙江来到北边蓟镇以后,首先想到要征调浙兵来协助防守了。 三、浙江士兵的军事素质与作战能力 戚继光征调浙兵,首先是想发挥浙兵善于使用火器的长处。当时,与塞外骑兵相比,明朝军队在武器和作战装备方面,最具优势的就是火器,所以明朝人说:“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因此,充分利用各种火器,以我之长,克敌之短,是戚继光在蓟镇作战的一项基本战术思想。这一战术方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虏胡畏之,不敢近塞”。 明代火器空前发达,品类繁多。其中鸟铳,又称鸟嘴铳,或鸟嘴木铳,当时刚刚引入中国不久,是正在普及使用的轻型火器,作战效能最佳: 佛郎机子母炮、快抢、鸟嘴铳,皆出嘉靖间。鸟嘴铳最后出,而最猛利。以铜铁为管,木橐承之,中贮铅弹,所击人马洞穿。其点放之法,一如弩牙发机。两手握管,手不动,而药线已燃。其管背施雌雄二臬,以目对臬,以臬对所欲击之人,三相直而后发,拟人眉鼻,无不着者。捷于神枪,而准于快抢。火技至此而极。 好的鸟铳,如果使用得当,能够发挥很大作用;若是技术低劣或是制作粗糙,却不但无益,反而不如弓箭等传统冷兵器: 鸟铳固优于矢,但铳精则胜于用矢。铳具不如式,习之不精,反不如矢,而让敌以长技矣。……火器尤为误事。或向天而打,或手向前放铳而头已回顾走路。或先将铅子衔口中,忙乱装铳,忘子在口,顺气咽入腹中。或忘入铅子,或先下铅子,而后入药。或子小口大,照打时铳口一低,铅子流出。或装毕而火绳落地,为湿气所灭。或持线自焚其药。十铳之中,仅有六七铳发出;六七之中,仅有二三中耳。此盖百战中面见熟试而知之也。难矣哉!是在为将者反其弊而严其教比以转移之也。 ` 那么,各地制作鸟铳的水平,以及南北士卒使用鸟铳的技能,究竟如何呢?戚继光有如下论述: 鸟铳一技,乃战虏长器。北人不习,北匠造亦不如法。此为南兵惯熟,尤不可已者。如得旧练南兵万数,先教成一营,以为师范,分发旧曰彀中材官,以练北兵,功省而效倍矣。 戚继光率兵在浙江抗倭时,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可以更生动地反映出浙兵惯于施放鸟铳的情况: 戚少保继光,初以征倭至江南,命士卒于山中习放鸟铳火鼠之属,适林莽中有群猴,见而窃效之。久之,猴之技胜于人矣。一曰,倭大至,而戚兵少,度与战,必不利,乃匿勇壮于隐处,而以轻锐挑之佯北。先掷诸火器于山嶴内,倭之追者寻至。猴见髠跣横行,不类所习睹,疑为异兽将噬之,争燃火发炮,倭大骇狂奔,死者枕籍。伏兵四起,遂获全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