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正月,李长庚率领清军增援船队赶到,蔡牵急忙撤兵台湾府城,前去迎敌。李长庚占据有利地形,将蔡牵困在北汕。幸风浪将鹿耳门沉船掀出海面,阻挡了清军行进路线,使蔡牵从容突围,于五月驶回闽浙洋面。在清军和台湾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下,洪老四等领导的起义军宣告失败。 此后,蔡牵的反清起义在闽浙洋面又坚持了4年之久,其间击毙了镇压起义的刽子手李长庚,给清廷以极大震动。直至嘉庆十四年八月,蔡牵在一次战斗中,因坐船被清军炮火击中,为不当俘虏而将己船沉于海,从而壮烈牺牲。这次起义也就彻底失败了。 林清、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年)九月,京畿和直隶、河南、山东三省交界地区爆发了天理教起义。起义分为京畿和直鲁豫三省交界地区两个战场。其中,京畿百余名起义军打进了被称为“固若金汤”的紫禁城,给予清廷以极大震动。史称“癸酉之变”,或“紫禁城之变”。 天理教是京畿地区的青阳教、白阳教、红阳教、大乘教、荣华会和直鲁豫三省以部分震卦教、离卦教和巽卦教为主的八卦教的联合体,是由京畿大兴县人林清和滑县人李文成、冯克善创立的。它的基本群众是贫苦农民和小生产者,也有少量的小地主和下层官吏。起义前,教首林清、李文成、冯克善等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广泛宣传打天下的思想,扬言星象示变,有星射紫微垣,主兵象,乾坤即将扭转,为起义制造“天意”的依据。嘉庆十七年正月,他们聚会于滑县的道口镇,决定“应在酉之年,戊之月,寅之日,午之时,故以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午时起事”,并决定,李文成按时在河南滑县起义,河南、山东、直隶同时揭旗造反后,立即直趋京畿;林清则在京城内响应,与李文成等里应外合,占领清朝统治中心。 嘉庆十八年八月底九月初,由于滑县天理教徒人多势众,铸造军械机密失泄,李文成、牛亮臣被知县强克■逮捕入狱。九月初七日,天理教首领冯克善、宋元成率5千教徒提前起义,一举攻下滑县城,救出李文成、牛亮臣,强克■逃到封邱后被迫自杀。接着,李文成在滑县署内设羽帐,帐后树一面大旗,上书“大明天顺李真主”七个大字,以牛亮臣为军师,宋元成为大元帅,又攻下了附近的军事据点桃源、南湖,以及屯粮要地道口镇,与滑县形成犄角之势。与此同时,河南的浚县、直隶的长垣、山东的定陶和曹县等地的天理教徒也纷纷响应,起义声势十分浩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