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江南后,清军获得了充足的物资供应,而且收编了南明几十万降军。北方清军陆续南调,准备大举进军。除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继续进军四川外,清方将军事重心放在了东南。洪承畴在南京采取分兵掠地的方针,分军出师江西、湖广、闽浙,以图席卷南方各省。但是,因满汉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清军南下的势头受阻。由于剃发令的重新颁行,一时间各地反剃发斗争风起云涌,其中以江阴、嘉定两地最为顽强。同时,大顺军余部在李过、高一功领导下联合南明,共同抗清,并北伐湖广。可是,这些抗清活动在满洲八旗劲旅的残酷镇压下先后失败。 顺治三年 (1646年)正月,清廷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南下浙、闽。五月,清军趁天旱水浅之机渡过钱塘江,鲁王江上诸军皆溃。六月,清军攻占绍兴,鲁王逃往台州。不久,浙东政权军事统帅方国安以及马士英等降清,宁波、温州、义乌等地失守,清军据有浙江大部。鲁王逃往海上,先后依靠郑彩、张名振、张煌言、郑成功等保护。顺治八年 (1651年)九月,浙东政权的最后根据地舟山岛被清军攻占。鲁王往依郑成功。顺治十年 (1653年)自去“监国”号,浙东政权结束。 博洛攻占浙江后,立即挥师南下,分兵两路经衢州、广信(今江西上饶)扑向福建的隆武政权。金声桓部清军则开始攻赣州,进迫福建,切断唐王与湖广的联系。同时,隆武政权掌握兵权的郑芝龙暗中降清,“尽撤关隘水陆诸防”,使清军从容越过福建的门户——仙霞岭,八闽望风瓦解。朱聿键由延平急奔汀州。清赵布泰军经崇安进占福州,郑芝龙率11万军队投降。接着,清军攻占漳州、泉州、兴化(今福建莆田)等地。隆武帝又为清兵追骑捕获,押回福州处死。隆武政权覆灭。福建、江西尽为清军所占。 ③逐灭绍武、永历政权 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等拥隆武帝之弟朱聿■为帝,在广州建立了绍武政权。桂王朱由榔则在丁魁楚、瞿式耜等支持下在肇庆称帝,是为永历政权。这时,南明势力尚据有湖南、两广和云贵地区。但南明两政权无视清军南下的威胁,只顾为争夺帝统大打内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