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镇城内鼓楼南,步行街中耸立着一座石质仿木结构牌楼,上书“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少保宁远伯”等字,这个宁远伯指的就是明代辽东总兵李成梁。 明代辽东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辽宁省的范围,是明朝防御女真的前哨阵地。辽东所处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辽东总兵必是堪当重任之人。 李成梁一生镇守辽东三十年,功盖当世,权顷辽东,堪称地地道道的东北大帅。 家道中落时幸遇贵人 李成梁1526年生于铁岭,字汝器,号银城,出身将门世家。李家兄弟五人,李成梁为长。按照明朝的武官制度,李成梁等到父亲退休之后就可以接替其父亲的职位,直接混个指挥佥事当当。但是李成梁一直到了四十岁还是一个“诸生”,也就是一个秀才的名分。这对于一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来讲是十分残忍的。而他承袭不了这份工作的原因说出来也着实让人难过:因为他太穷了。穷到什么地步呢?一份进京的盘缠都拿不出来。 按照明朝的规定,接受世袭的武官须先到京城报到。明朝官员俸禄少得可怜,到了嘉靖年间吏治更是腐败,但凡进京受职的生员都会带上一定的银两,孝敬官员。李成梁可以承袭父职时,李家已经败落,跌到了谷底,所以李成梁只能空怀抱负,望京兴叹! 李成梁在这样境遇中度过了他的不惑之年,眼看一位将星就此埋没。一位来自京城的巡按御史到当地检查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李成梁。我们无从得知他们之间有过怎样的一段对话,但是我们从现有的资料上得知这位叫李辅的御史十分欣赏李成梁,兴奋之余便付给李成梁一笔可观的路银以办理袭职手续。就这样,李成梁怀揣着家人的期盼和李辅的期望踏上了赴京之路。 顺利袭得指挥佥事的李成梁来到了他第一个要镇守的地方——险山堡(今凤城东汤镇土城子村),在这里开始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军政生涯。公元1567年,土蛮部入侵永平,李成梁赴援有功,从指挥佥事升为险山副总兵。公元1570年辽东之战后,又升为代总兵。从此,李成梁开始在辽东“威震绝域”,大显身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