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通道再向上,营房的空间更大了,各营房之间则由通道相连接。王良忠认为,这里是重点护卫的地方,应该是军官住宿、指挥作战的地点。再顺山而上,是约4平方米的大厅,它相当于议事的会议室。顺此大厅再往上,可进入一露天小院,它是最高指挥官休息和娱乐的地方。“这个小院的一侧是最高指挥官的住宅,寝室与客厅分开,床的位置旁筑有2米宽的隔墙,隔墙上留有摆放化妆品等物品的位置。可以推断,最高指挥官是带家属的。通过这个小院,是一个后花园,后花园里有3个储藏室,除了贮藏兵器、弹药外,还可以贮藏大量的生活用品。”王良忠说,后花园再往上是营盘的最高点,围墙厚重,地势险要,在当时应该建有瞭望台,可远望四周敌情,还可领略峡谷风光。 村民传说驻兵上百御山匪 有谁会花大力气在人迹罕至之地建造营盘?很快,王良忠就在营盘发掘中找到三枚“清代同治通宝”、小铁刀、短铁棒以及一些瓷器碎片。但这只能证明营盘的年代在三百年前,并不足以证明建造者的身份。随后王良忠发现,小田坝营盘的围墙上建有8个垛口,在这垛口的转弯处有16个枪眼,这个发现证明了营盘的使用者实力雄厚。 整个营盘的设计很完整,既有普通士兵的营房,还有专供指挥官的营房,也有作战指挥室。王良忠认为,如果是土司的营盘,从规模和专业程度上讲,都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准。但如果营盘是清政府官方修建的,它建在人烟稀少的山区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良忠决定通过走访周边的村落获得答案。据说,离营盘不到一公里处的田坝村,就是百年前躲避战乱的移民们的移居地。“营盘只花了3天就建好了,而且还在上面装了很多大炮。”村里的老人们回忆祖辈告诉他们的传闻。但王良忠知道,以当时的建筑技术看,修建这样的营盘至少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走访和史料查寻中,王良忠终于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由于小田坝地处云贵交接处,这里曾是土匪活动最为猖獗的地方。老人们说,在几百年前,贵州境内常有山匪跨江来到云南打家劫舍,这些山匪无恶不作,搞得村民们民不聊生。而修建这样的营盘,就是为了抵御这些山匪的偷袭和入侵。 然而,小田坝营盘9600平方米的面积可容纳上百名士兵,比常见的营盘大出好几倍。王良忠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在当时的土匪数量不可小觑,数百人拉帮结派集体进攻,再加上营盘孤立地设在深山中很难得到支援,出于安全考虑,清朝政府才决定修建这样规模的营盘。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云贵处于清朝版图的边疆地区,虽然是山高皇帝远,但清政权为了维护自身的威信和权力,在这里驻兵镇压有可能发生的叛变也不是没有可能。 观点博弈 沿线是铜运古道? 不过,在曲靖的史学工作者梁晓强看来,修营盘仅仅是为了抵御土匪偷袭的结论有些牵强。梁晓强认为,小田坝营盘修建在两省交接的牛栏江边必有原因。在经过几次考察后,梁晓强大胆地提出一个观点:营盘所在的位置以及沿线可能是一条从未被世人发现的全新的“铜运古道”。 说到铜运古道,必然要提到会泽辉煌的铜商历史。在清朝,如今的会泽县(当时的东川府)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因为供应清政府的铜60%来自这里。也正因为这样,在铜矿未枯竭前,会泽繁盛一时,全国各地的铜商都聚集到这里敛财。在当时,要将会泽的铜运到京城,必然需要便捷安全的运输道路,也就是人们说的铜运古道。目前,为人所熟知的铜运古道有两条,一条为“蒙姑坡铜运古道”,位于娜姑镇西25公里盐水河大峡谷内,全长10公里。一条为“云峰铜运古道”,位于娜姑镇西北部,距县城约30公里,该道开辟于明清以前,系滇川古代交往的又一条重要通道。 “铜从会泽县的娜姑被运出,顺着山路来到云贵交接处的牛栏江边,然后乘船顺流而下到金沙江,顺金沙江而到四川宜宾,然后汇合到长江,最终沿长江把铜运到京城。这条线路很有可能就是当时从会泽将铜运往京城的第三条铜运古道。”梁晓强认为,驻守在牛栏江边的小田坝营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这条铜运古道的马帮在水陆交接时的安全。“当时的牛栏江一带的确有土匪出没,他们会躲在山林里袭击路过运铜的马帮。” 然而,对于第三条铜运古道的观点,王良忠并不认同。“牛栏江河水湍急,浅滩暗礁众多,别说是清代的货运船,就连现代的货船,都无法在这条河流上航行,因此要成为第三条铜运古道,希望非常渺茫。”不过王良忠表示,在接下来的考察工作中,他们将会对营盘附近的地貌和山体进行考察,以确定是否存在第三条铜运古道。 作者:袁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