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明朝 >

英雄途穷身名裂——抗倭名将胡宗宪(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胡宗宪是个文官,众所周知他应该算是个奸臣,因为阿附奸相严嵩的义子--大明朝十大奸臣之一的赵文华,并曾伙同赵文华参与陷害抗倭功臣兵部侍郎张经,冒领张经抗倭的战功,而成为他人生的一个无可原谅的污点。因此在他活着时名声就不大好,在死后更被当作严党的走卒成为士人与百姓眼的另类,永久地失去与后来的抗倭功臣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成为受人敬仰的民族英雄的资格。
    在明朝,由于自太祖朱元璋起,汲取历代武将藩镇跋扈而威胁中央政权的经验,对有才干、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向来是无比的猜忌,因而常常由文官集团来担任统领军队、镇守边疆乃至指挥作战的职责。外行去导内行,必然使大家都变成外行,这便是所谓的儒将。所以至嘉靖年间,本朝武功,已不值一提。不过还是有少数能胜任合格的,如后来的谭纶和袁祟焕等,身先士卒,战功显赫。胡宗宪也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先为巡按御史,联手时任工部侍郎的赵文华扳倒张经后,又扳倒张经的继任者扬宜,并取而代之成为兵部侍郎,总督东南军务,统领整个东南的军队,担任起平复倭患的重担。所以在他担任军队统帅指挥作战的时候,就不能再称之为文官了,而是一个将领,又因为他的战绩的确彪炳,所以也不妨称之为"名将"。
    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安徽龙川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初任山东益都县令,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县令要干的事很多,比如税收、审判、治安、刑侦乃至军备防务等等都得一个人负责,宗宪在任期内因为精干,政绩凸显,可能是在破案方面能力比较突出,声名在外,引起朝廷的注意,而屡获升迁。国内有关于胡宗宪的影视作品并不多,常常是作为严嵩的党羽而以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出现,而且一般也是以一个典型的颟顸官僚的形象出现。当然,作为一个奸臣,这样一个形象也是与人们厌恶的"坏人"的形象相吻合的。然而历史上的胡宗宪,却是一个威风凛凛的伟岸男子,足智多谋且胆略过人,与倭寇作战时,每每能身先士卒,冒着炮火羽矢,亲临战阵,指挥作战。虽然在他报捷请功的奏折中常常多有夸大,但与倭寇数十仗,也确实是少挫多胜,是自戚继光以前对倭寇最具威胁的人物。
    当然,既然提到倭寇,不照例对倭寇作一些简单的介绍是不行的。
    倭寇的倭,指的就是日本人,在宋朝时,日本与中国关系尚为密切,双方海上贸易往来不断。宋灭亡后,日本拒绝臣服元帝国,蒙古殖民皇帝忽必烈启用原南宋海将范文虎等人,组织了由蒙古人、朝鲜人、汉人、南人(南方汉人)构成的混合兵团远征日本,两次远征都毁于风暴,至此日本与中国的关系破裂,日本开始有小股海寇骚扰中国沿海诸省。直至明朝建立后,由于日本海寇在朱元璋登极后的头几年对山东、浙江、福建沿海的袭击,朱元璋与当时的日本将军还打过几次嘴仗,吓唬曰"……倘必为寇盗,即命将徂征耳……",甚至真摆起起兵远征日本的架式,而后者不亢不卑,挪揄道:"……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差。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等等云云(见【明史】)。朱元璋时代的明朝虽说煞气十足、武功全盛,但思忖不见得比当年的忽必烈强,没有取胜的把握,且当时退出中原的北元帝国更具威胁,因而虽然很生气,终未对日本动兵。但在洪武二十年时于沿海大肆筑城整饬海防,并在福建、广东造战舰三百多艘,招兵5万8千余人,准备彻底解决倭寇问题。日本人也十分乖觉,见状遂向明示好,并遣史朝贡。朱元璋也并非真打算对日本来真格的,见海患暂平,正好把精力花在大规模剿杀开国功臣胡惟庸、蓝玉等人身上。
    至成祖朱棣登位,在北则远征漠北,在南则打造舰队远下西洋,正是中国海上力量最强盛时,日本将军足利义满还受朱棣册封所谓"日本国王",并代明朝清剿海寇。沿海一代暂时获得了平安。当然,这个中日两国有史以来关系最好的蜜月时期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郑和舰队第七次从西洋回国后,中国发生了一件令后来世界各国史学家们大惑不解的事件,那就是明朝在海上力量最为强盛时突然宣布禁海令,解散舰队和销毁所有航海日志等资料,永久性地退出海上角逐。不过这个件事是另一个题目,和本文没什么关系,就不再多说了。永乐十七年时,数千倭寇分乘二十多艘船逼近辽东,中途遭都督刘义荣军队的伏击,被斩742人,降857人。这标志着倭患重现,至此倭寇又开始了对中国漫长海岸线长达百余年的进犯。当然,这和明朝的禁海令是不无关系的。
    对宋朝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那时中国海上对外贸易是相当发达的,这点中国人自己吹嘘的不算,要洋鬼子说的才作数,如13世纪意大利犹太商人雅各·德安科纳所写的《1271年的泉州》一书,就很能说明问题。像他对南宋的泉州城的描写:……这是一个很大的港口,甚至比辛迪兰还大,商船从中国海进入到这里。它的周围高山环绕,那些高山使它成了一个躲避风暴的港口。它所在地的江水又广又宽,滔滔奔流入海,整个江面上充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每年有几千艘载着胡椒的巨船在这儿装卸,此外还有大批其他国家的船只,装载着其他的货物。就在我们抵达的那天,江面上至少有15000艘船,有的来自阿拉伯,有的来自大印度,有的来自锡兰(Sailan),有的来自小爪哇(Java the less),还有的来自北方很远的国家,如北方的鞑靼(tartary 恐怕就是今天的西伯利亚或俄罗斯--译者注),以及来自我们国家的和来自法兰克其他王国的船只……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来自世界遥远地方的商品。但是对大部分当地人来说,他们制造并卖给外商大批精美质地的绸料以及其他上等的物品,而从我们手中购买香料、意料、木料、衣料和其他物品。结果,就像我将要讲的,在刺桐,人们可以见到来自阿拉贡(Aragon)或威尼斯、亚历山大里亚(Alessandria)、佛兰芒的布鲁格(Bruge);等地的商人;还有黑人商人以及英国商人……"。此外还有广州,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世界性的贸易城市。无论如何,中国是个拥有着巨大市场和资源、技术、商品输出的国家,可以说,当时明朝中国要退回去搞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对整个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的海上贸易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打击,中国可以不需要这个世界,闭关锁国,但这个世界不容许中国人这么做,数百年后的清政府,便是因此被欧洲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