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此战,主力中路军战败,东路军得失相当,仅西路军获胜,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轻敌冒进。 ` 明太祖第三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三次进攻作战。是年二月,故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众万余人屯于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十一日,朱元璋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之军进讨。三月二十一日,沐英师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获悉脱火赤兵次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遂率师渡黄河,经宁夏,过贺兰山,涉流沙,历时7昼夜,突至其境。在距其营50里处,分兵4路,袭其背,掩其左、右,沐英亲率骁骑当其前。各路乘夜衔枚而进,实施合围。脱火赤、爱足等惊骇不知所措,皆俯首就擒,明军尽获其众而归。 明太祖第四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至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四次进攻作战。 是年正月,故元平章乃儿不花等进犯明边。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北征。关于此次北征的战略战术,朱元璋作了如下指示:首先派侦察部队出塞,刺探军事情报,若有埋伏,则诱其深入,待其困疲而反击之;若无埋伏,即以精兵直捣其营。四月十五日,徐达率诸将出塞,兵分东西两路,相互策应。东路以傅友德为前锋,夜袭灰山(今内蒙古宁城东南),败故元军,获其部落人畜甚众。行至北黄河(即潢河,今西辽河),故元军惊惧而遁,明军追擒其平章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西路军在沐英率领下,出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直捣高州(今河北平泉境内)、嵩州(疑为松州之误,当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诸部,渡胪朐河(今中蒙边境之克鲁伦河),获其知院李宣及其部众。至八月底,北征部队班师回京。 明太祖第五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至六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五次进攻作战。 故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人,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活动于辽东及辽河流域之间,为大明帝国在东北之大患。是年正月初二日,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英为右参将,前军都督商焉参赞军事,率师20万人北征故元太尉纳哈出。朱元璋亲自制定此次北征方略:“驻师通州(今北京通县),遣人观其出没。彼若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宜以轻骑掩其不备。既克庆州,则以全师径捣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出纳哈出不意,必可擒矣。”并遣投降明廷的原纳哈出部将乃剌吾北还,劝降纳哈出。二月初三日,冯胜率兵抵达通州,侦知纳哈出分兵屯守庆州,遂遣蓝玉率轻骑乘天大雪出兵,杀其平章果来,擒其子不兰奚,获人马而还。三月初一日,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筑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宽河(今河北宽城)、会州(今河北平泉)、富峪(今河北平泉北)4城,驻兵大宁。五月二十一日,冯胜留兵5万人驻守大宁,率大军直捣金山。六月十九日,进至辽河之东,获其屯兵3000余人,马400余匹,进驻金山之西。时乃刺吾亦到达松花河,力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心怀二志,犹豫不决,先后多次派使臣赴明军驻地,以献降为名,观明军虚实。在明军大军压境,步步进逼的情况下,纳哈出被迫投降。明得其军民24万余人,羊、马、驴、驼、辎重无数,最后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六月底,冯胜等奉命班师,令傅友德编集新附军士,驻守大宁,以防故元余众进犯。 明太祖第六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至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六次进攻作战。 二十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为肃清沙漠故元势力,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万人北征。十一月十八日,蓝玉获悉故元丞相哈刺章、乃儿不花等逃入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哈尔和林),遂由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发兵进讨。二十一年三月,师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闻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屯驻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贝尔湖),间道兼程而进。四月十二日,进至捕鱼儿海南岸,侦知脱古思帖木儿营在捕鱼儿海东北80余里,蓝玉遂以王弼为前锋,率精骑直捣其营。元主毫无准备,正欲北行,忽闻明大军至,其太尉仓卒率众拒战,被明军击败,蛮子等数十人战死,余众投降。脱古思帖木儿与其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遁去。蓝玉率精骑追击干余里,不及而还,俘获其次子地保奴等64人、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119人、吴王朵里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2994人、军士男女7.7万余人、马4.7万匹、驼4800余头、牛羊10.24万余头、车3000余辆,以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甚众,遂奏捷班师。 明太祖第七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至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七次进攻作战。 是年正月初三日,明廷以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屡为边患,命晋王朱冈、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各率师北征。并以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左右副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为左右参将,督兵从征。敕王弼率山西兵听晋王节制,其余均听燕王朱棣节制。三月初二日,燕王率军出长城古北口(在今北京密云北),侦知乃儿不花等屯驻迤都(今蒙古苏赫巴托之达里甘戛附近),遂乘大雪直捣其营,攻其不备。三十日,师抵迤都,先派与乃儿不花有旧的观童入营求见,大军进围其营,乃儿不花等被迫投降,悉收其部落数万人、马驼牛羊数十万头而还。晋王率军出塞,不见故元人马而还。 明太祖第八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八次进攻作战。 是年三月,明太祖获悉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北有故元踪迹,遂命燕王朱棣选精卒自北平(今北京)抵大宁,沿河南北侦察元兵所在,相机进击。兵至彻彻儿山(今地不详),果遇元兵,大败之,擒其将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追至兀良哈秃城(今地不详),遇故元哈剌兀,又大败之,遂凯旋而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