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兵洞”就建在红山堡城边大峡谷的两侧并与城堡相通,它与长城、城堡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科学、协调的防御体系。而烟波浩渺、水域宽阔的红山湖,更与长城相依相伴,这种奇特的景观,在整个长城沿线几乎是绝无仅有,就是在其他地方也是难得一见。 别小看这个完全由黄土构成的峡谷。这里的雅丹地貌,谷深峡陡,群峰对峙,虽经风雨持续不断的洗礼,但却仍能傲然矗立,形成壁立高耸、奇形怪状、经年不倒的“土林”。“土林”的土质十分坚硬,“藏兵洞”就“藏匿”于“土林”之间。 洞内充满神秘色彩 开凿于峡谷半壁之上、蜿蜒于峭壁之间的“藏兵洞”,充满着神秘色彩。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记者拾阶而上,看到的是一个神秘的洞口。进入洞内,仿佛走进了变幻莫测的迷宫。只见地洞蜿蜒曲折,左弯右转,枝蔓相通,长洞连着短洞,大间接着小间,上层通着下层,一时真不知洞内藏有多少玄机。 记者看到,这里的“藏兵洞”分为上下两层、由十个部分组成,两层之间有地洞相连。除了坑道外,还有居室、伙房、水井、大厅、炮台、陷阱、观察口、储藏室、兵器库等,作战、生活设施相当完备、也相当科学。里面有饮用水井,可以埋锅造饭,而炊烟可以通过专用通道排出洞外。 记者发现,“藏兵洞”的通道一般高近两米,宽约一米,足可以供人直立行走。通道每隔一段设一个居室,以供人休息。洞壁上还掏挖了不少小龛,有的小龛上竟还有破碎的陶片和烟熏的痕迹。显然,这些小龛是用来放置灯具的。而洞内的圆形大厅,空间宽阔,足可以开一个几十人参加的军事会议了。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兵器库。那里有出土不久的刀枪剑戟、箭头、箭袋、头盔、盾牌、铁蒺藜。为了保持历史原貌,有关部门并没有完全清理出来,也没有整齐摆放,依然将部分武器杂乱无章地放在兵器库的地面上。 站在观察口朝外瞭望,视野相当开阔,峡谷内的一切均可尽收眼底。而站在峡谷内的人,要想看清观察口和“藏兵洞”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观察口,既可以瞭望军情,又可以通风透光、进行有效的军事行动。由此可见,“藏兵洞”虽然是防御设施,但也具有进攻的功能。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还有洞内设立的陷阱。这些陷阱,都设在只有单人通行的通道内,深达一丈,里面鹿角铺地,一旦落入,非死即伤。人一旦落入陷阱,无法自己爬上来。就算有来犯之敌真的进入洞内,在神秘莫测、陷阱密布的“藏兵洞”内,也难成气候。记者在陷阱内看到几具横卧的白骨,不禁毛骨悚然:不知道是何人、在何时于此死于非命?历史上,“藏兵洞”内是否发生过厮杀格斗,已经无从考证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