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又是这个崇祯帝,在农民军势穷时,彻底招抚无方;在农民军势盛时,又死硬不与之和解。崇祯十一年,张献忠部在杨嗣昌,王家祯指挥的围剿下,面临绝境,被迫在谷城投降,同期,罗汝才部也在房县投降40。但是,崇祯帝接下来的所为表明,他完全没有全局观念:第一,他没有表现出对张献忠等人投降的非真诚性的警惕和防范。当时张献忠等人在明军的重围之中,已成瓮中之鳖,明摆着投降是出于不得已,这时候若坚决解除其武装,张献忠等人要想活命,只能束手就范。对浅显的形势缺乏判断力,坐失彻底解决问题的良机,此反映出崇祯帝能力的严重缺陷; 第二,他没能抓住农民军投降的时机,提出并强力督促有关人员施行一套有效安置投降农民军的方案。在当时情况下,将他们打散编入别的明军,或使其出关与满清作战,以断绝他们重新为盗的机会,都是好办法。在此关键时刻,崇祯帝却听任当时的五省军务总理熊文灿,愚蠢地让张献忠,罗汝才部就地屯田,反而让其积蓄了更大力量,获取了降而复叛的大好条件。张献忠虽然没有投降的诚心,却也毫无要夺崇祯帝帝位,江山的表现,只要崇祯承认其既得利益与地盘,他是没有抱负兴兵继续”犯上”的。这表现在,1644年,张献忠最得势的时候,也只是杀进四川,然后关起门当他那"大西国"皇帝,直至清兵前来夺他的地盘时,他才着忙起来。李自成莫不如此,他虽然没有真投降过,但在他势力最强盛的时期,仍然向崇祯帝提出和谈,并没有以夺取大明江山为目标。可见其和谈的真心实意。 这很可能是因为:由于上千年的儒家影响,当时的农民造反领袖(特别是李自成)也是皇权主义者,认为皇帝是好的,国家之所以败坏是因为皇帝身边的奸臣,而且,李自成等人对担当"乱臣贼子"的名声有所顾忌。 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李自成表现出了强烈的和谈意向:在完全有实力的情况下,他宁愿崇祯帝承认他的合法地位,也不愿夺取崇祯帝的皇位。 因此,即使在镇压农民起义满盘皆输,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兵围北京的最后关头,崇祯帝仍然有机会享受优惠的和谈条件,为自己和大明王朝换来一条生路(他的运气其实是不错的)。1644年老历三月十七日,北京城守军已经纷纷投降,此时李自成派太监杜勋向崇祯帝提出了和谈的条件41,条件如下:明朝封李自成为王,赐银100万两,承认陕西和山西为其封国;李自成则负责平定国内其他起义军,并为明朝抗击满清,保卫辽东。 应该说,这些条件是非常宽大和优厚的,因为当时,崇祯帝不仅已经没有任何同李自成讨价还价的实力,其身家性命都在李自成掌握之下。 李自成在易如反掌的情况下,既不逼崇祯帝退位,也不模仿曹操,变其为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一百万两银子的经济要求,也完全在崇祯帝的支付能力之内。 虽然,对陕西和山西的封地要求会损害崇祯帝的统治权威和税收,但这与一旦和解带来全局利益相比,实在是微小的代价。 很明显,一旦崇祯帝接受条件,局势将会迅速地向着对明朝有利的方向转折。以李自成的精明强干和其新兴势力的朝气来看,他完全有能力取代明朝贪官污吏治理好陕西山西两省,从农民军在清军入关以后的表现来看,李自成部远比明朝官兵更具民族气节和血性,若能达成和解,李自成肯定愿意调派农民军和物资全力支持崇祯帝的抗清事业,减轻明廷孤身抗战的负担:辽西重镇的兵力得到增强,清军若从西线偷越长城犯境,则会遭遇"人民战争",满清"入主中原"因是会困难重重,前景暗淡。 由于在落难时曾遭遇张献忠暗杀42,李自成对对张绝不会有什么好感,因此,如果能够得到崇祯帝的授王封地,李自成肯定会调转头来对付张献忠势力,夺取张献忠占据的富庶的"天府之国",大大增强自己的实力,顺便报仇;从表现来看,张献忠是一个只有匪盗能力,没有建国能力的下三烂的造反者,其谋略,品行,所部的组织,作风和战斗力,比起李自成都等而下之;张,李二人曾经共患难多年;最了解张献忠的,莫过于李自成,因此,对于李自成的围剿,老张肯定不会有蒙骗明军那般容易了,李自成又有着代表官方的心理优势,还有官军的配合……总之,李自成对付张献忠,最可能的结果是:李自成攻取四川,张献忠势力或灭或逃,其道大衰,明廷又除去一心头大患…接下来的局势就难料了,或李自成势力日渐坐坐大,其后人仍有可能废除明朝皇帝;或明朝逐渐中兴,撤李自成后人的藩……不管怎么说,和解将使局势向着明朝延续,向着华夏国家独立发展,向着不利于落后野蛮民族满洲的征服的方向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