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朝来,许多人都摇头叹息,清朝虽然有百年国耻,但如余秋雨之流的所谓文化名人们,在谈到康乾盛世的时候无不心心向往之,即使如乾隆这样的阴险君主,在今天的影视剧中也欣然成为了多情天子的化身,而提起明朝,则无外乎是嘲讽明朝历代皇帝的无能,以及晚明内乱四起的局面,在许多人眼里,明朝和宋朝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首先是从立国开始,就始终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其次就是最后都灭亡于北方少数民族之手。这种看似相似的结局也使得史家对于明朝多了几分的不屑。 但是笔者却不以为然,如果说满清是一个被美化了的朝代的话,那么明朝也许可以看做是一个被丑化了的朝代,特别是金庸先生的武侠说话里谈到满清给中国带来了大片的国土,更使这种错误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承认金庸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但优秀的小说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凡事有因必有果,清朝所谓的大片国土并不是一天而成的,同样明朝所谓的领土问题也是被严重丑化的。单就明朝和蒙古的关系而论,史家人一直认为明朝始终没有彻底消灭蒙古,而满清则是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了蒙古问题,并编出了明修长城清修庙的歌谣来嘲讽之,这是忽视最起码的事实。我们可以借鉴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但是同样我们也必须客观的看待明朝和蒙古之间的关系发展史,因为个中的许多经验,对于中国今天的地缘战略而言,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明朝在灭亡北元后,蒙古骑兵集体性的回退到大草原,并很快的恢复了勇猛善战的个性,许多人嘲讽明朝没有乘胜追击,彻底灭亡蒙古,比如阎崇年在百家讲坛里也曾嘲笑过这一问题,并宣称什么“从明清两朝对于蒙古关系的处理上,可以看到清朝胜于明朝的地方。”这是一种极端无知的论调,首先一点,明朝初期的蒙古势力要远比清朝初期强大的多,元朝虽灭,但是那时一种游牧民族集体性的撤退而并非是覆灭,当时的元帝国在北方草原依然是统一的,元顺帝依然以大元皇帝的名义向四大汗国发号施令,而当时的明朝正面临一个户口减半,民生凋敝的烂摊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君王都会首先采取防御的政策,即先巩固住收复的河山,防止北元势力的卷土重来,集中时间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朱元璋的这一做法还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朱元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进攻措施,频繁的向漠北进攻,双方互有胜负,明朝在初期量力而行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打击,不但没有拖延恢复经济的步伐,反而是为北方地区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而北元帝国则在这个过程里渐渐走向衰落,蓝玉的捕鱼儿海大捷可以说是彻底宣告了北元政权的覆灭,我们不应该忽视蓝玉的这场战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明朝对蒙古战争的一个转折过程,如果说再此以前,明朝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北元政权的话,那么从此以后,九边重镇的对手就变成了松散的部落首领。从军事意义上说,明朝在北部的军事威胁,可以说是大大减轻了。 从1368年明朝的建立到捕鱼儿海大捷,这可以看做是明蒙关系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明朝对于蒙古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朱元璋并没有因为频繁的北伐而虚耗国力,明朝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另外一点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正频繁的蚕食着蒙古的土地,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洪武末年的明朝地图,明朝的北部边境已经大体推进到今天内蒙古一带,万里长城可以说已经成了第二道防线,这种层层蚕食的方法对于巩固边防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农业民族要想战胜游牧民族,仅仅依靠骑兵是不够的,农业民族的优势在于生产能力和相持能力,但是这需要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做保证。任何一个生产力先进的农业民族,如果不是内政出现问题,游牧民族是根本没有机会胜利的,宋朝和明朝的灭亡恰恰是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 从永乐即位开始,明朝的北部防御又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迁都北京从军事角度上说,是有利于明朝以北京为中心,进一步向北方扩张并巩固边防的。但是永乐皇帝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将朵颜三卫赠送给了蒙古人,这一错误的结果不亚于北宋失去了幽云十六州,明朝在北部边地的一系列卫所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连成一体的防御,各个卫所之间遥相呼应,并逐步向北推进,经过了洪武时代的苦心经营,明朝卫所正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局面,但是朵颜三卫的失去却打破了这一战略体系,朵颜三卫失去后,明朝的各个卫所之间失去了有效的连接,连蒙古部落军队都抵挡不了,北元时代,面对统一的北元政权,明朝可以层层推进,蚕食蒙古草原,而北元分裂后,明朝面对已经分裂的蒙古部落,却渐渐将防线退至长城一线,最终造成了天子守边的结果。 永乐皇帝也同样想着一劳永逸的解决蒙古问题,他的手段就是北征,而北征也是后人抨击明朝的一个话题,单单从结果上看,北征并没有对于蒙古部落造成致命打击,在永乐后的时代,蒙古依然频繁骚扰着北部地区,甚至在北征结束20多年后,依然在土木堡捉走了明朝的皇帝。事实上,永乐皇帝的前两次北征,甚至第三次北征,在军事效果上还是斩获颇丰的,这一阶段的最大成果就是蒙古的各个部落普遍的接受了明朝的册封,而蒙古草原也始终没有再出现一个如成吉思汗的人物将蒙古统一起来,之后的也先也好,俺答也好,虽然也曾频繁的发动对明朝的侵扰,但是其威胁力和作战规模和鼎盛时期的蒙古也不可同日而语,明朝从永乐开始,对于蒙古草原一直实行着权力制衡的战略,这一战略从结果上说还是成功的。 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北征也是失败的,从明朝的投入和最后的结果上看,北征是赔本的买卖,最后的两次北征,明朝都是在粮草消耗尽的情况下撤离的,但是并没有真正消灭蒙古的有生力量,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蒙古采取了游击战,基本不与明军正面交锋,另一方面则是明朝自身经济的原因,北征让明朝背负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引发了农民起义,这就不单单是一个军事问题了,永乐皇帝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对游牧民族的战争,其实打的是经济战,明朝反复的北追,又反复的北撤,于其占领的土地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统治,更很少设立屯垦卫所,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虚耗国力。但是难道是明成祖看不到这点吗?我想并不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力不从心。 打仗需要钱,设卫铸城,屯垦守边,哪一样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物资,朱元璋时代,明朝的卫所是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逐步推进的,虽然也频繁的进行北伐,但是并没有象永乐一样,到了岁岁征讨的地步,永乐的最后两次北征发生了永乐二十年和永乐二十一年,这样频繁的战争速度,是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无法承受的。当时的明朝已经没有充足的资金去进行设卫屯垦的工作了,在那个时代,甚至永乐皇帝还做出过用库存的檀香木当俸禄发给大臣的事情。富庶的明王朝何以到此地步呢?我想原因还是要从经济上找,永乐时代与洪武时代大不相同,洪武时代,天下初定,民少而田多,因此朱元璋制定了鼓励垦荒的政策,首先发展农业,而明朝初期也形成了一套从官到民的节俭风气。而在永乐时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土地兼并问题已经冒头,甚至也出现了中等规模的农民起义。另一方面,明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唐宋两朝的重要经济来源--贸易收入,那是不属于明朝的,这就使明朝的经济打了一个折扣,在永乐时代,还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下西洋运动,这种所谓的朝供贸易是一种拿钱买脸面的不等价交换,如此种种,明朝不穷才怪。 永乐后的明朝统治阶层则犯了因噎废食的毛病,对蒙古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防御阵线则退到长城一带,关外的卫所尽数废弛,另一方面,明朝与蒙古的互市贸易以及对蒙古部落王的册封也起到了瓦解其内部的作用,从永乐以后,朱元璋时代的许多政策被渐渐的废除,使蒙古形成了瓦刺和鞑靼轮番坐大的局面,频繁的骚扰明朝边境,但是这种关系,我们已经不能看做国与国的关系,无论是也先也好,俺答也好,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进犯中原,而是要用军事手段,要求明朝对他们的册封,比如在英宗被俘后,也先致书明朝,所提的条件无外是册封其一个王爵并多开互市而已。甚至到了天启时代,明朝已经腐败不堪之时,蒙古大部分部落首领还是奉明朝为正朔,并出兵助明朝,比如袁崇焕的辽东军,其士兵里就有许多蒙古人。明朝和蒙古的关系,从事实上说不是国与国的关系,甚至也不能看做是一个政权与另一个政权的关系,用中央政府和地方诸侯的关系来界定,也许是更恰当一些。 明朝对蒙古的错误 主要有三:第一,卫所制度没有继续下去,片面的否定永乐时期的错误,却没有继续坚持推进蒙古的主张。第二,海禁的延续使得明朝缺乏足够的财政收入,以巩固北边的防御,并严重拖累了明朝北征的后腿。但是明朝对于蒙古的政策,总的来说是成功的,满清之所以可以不修长城,原因在于满清时代,蒙古的势力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他们的入关正好坐享了明朝的现成果实,即使这样,小小的一个准葛尔依然困扰了康雍乾三代人,与这比起来,被后人诟病的永乐皇帝的五次北征,要比满州人聪明的多,结果也是要好的多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