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些人的思想中还有这样一个误区:东北是满族人的老家,东北作为中国的领土,是满族八旗入主中原之后,把东北大地像嫁妆一样带进来的。———殊不知,这可是个天大的错误。远的不讲,仅就明朝来说,建国之始就在东北地区设置了系统完整、结构规范、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也就是说,明朝时,东北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朝实现东北的统一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风起云涌。公元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8月,明军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往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被明军攻破以后,顺帝继续远逃。1370年,顺帝死后,其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历史称其为“北元”。北元等元朝的残余势力,在东北地区非常活跃。丞相也速盘踞在辽西地区,驻兵红罗山(今辽西松岭山脉),与北部草原遥相呼应。原来元朝在东北的最高建制———辽阳行省,被元朝 的故臣旧将拥兵割据,多者数万人,少则数千人,虽然没有统一的指挥,但都与明朝为敌。如行省丞相也先不花驻兵今辽宁开原,平章刘益据守辽东半岛,平章洪保保占据辽阳城。北元在东北的最大一股势力是万户纳哈出,他是元朝重臣木华黎裔孙,有兵将20余万,驻守在金山,成了明朝统一东北最大的绊脚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并没有因为北元偏于东北而放松警惕,他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一面积极招安,为降明的首领封官授爵,一面武力清剿顽固力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1410年,明朝永乐皇帝率50万大军亲自征讨漠北,军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才完成了对东北的统一。 “金复海盖,辽阳在外”的由来 明朝从行政组织系列来说,中央之下最高行政区划为行省,以下为府州县,全国分为山东等13个行省;从军事组织系列来说,中央最高的为5军都督府,下辖为都指挥司(简称都司),以下为卫所。由于东北地区地处边疆,具有特殊的军事战略意义,因此,明朝在建制设置上从实际出发,实行军政合一,即把行政、司法的职能统一于军事机构,把都指挥司作为在东北设置的最高地方统治机构。元、明时期,辽阳是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朝顺延元朝的做法,把这个兵团级的东北最高军政机构设在辽阳,辖25个卫、个州2及一些属部。辽东都司的辖境东到鸭绿江与朝鲜比邻,西至山海关,南到旅顺口,北到开原与奴儿干司相接。辽东都司的最高长官是总兵,有太监和巡抚都察对其进行监督和协助处理军政要务。辽东总兵均是选用“内臣”担任,是东北地区的“土皇帝”,其人选是否得当,作为如何,于东北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天启二年(1622年),明朝廷在山东登州(蓬莱)设登莱巡抚,以加强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军政事务管理。蓬莱民谚所说“金复海盖,辽阳在外”,是指当时登莱巡抚在辽东半岛的管辖范围,即今天的大连市金州区、复州(今瓦房店市)、海城市、盖州市一带。也就是说,辽东半岛的金州、复州、海城、盖州等地都属于山东登州府管辖。当时,以上4州的学子进京科考之前,必须到山东参加省一级的乡试,获得举人身份,才能继续进京参加会 试。 设置众多的“军分区司令部”[/fly]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廷就不断地遣使到女真地区招慰,动员其归附,建立了许多卫所。1403年,明朝廷首先建立了建州卫,由女真酋长阿哈出任卫所的最高长官指挥使。到1409年(永乐七年),明朝在斡难河、黑龙江、嫩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亨滚河等流域设置了130个卫所,任命了大批的女真人为指挥使、千户和镇抚。 女真各卫所实际也是军政合一机构,级别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和自治县(市),与明政府有着明确的隶属关系。女真各卫的官员由明朝皇帝亲自封授,这些官衔从上到下依次是卫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镇抚等。如果有为朝廷立下大功的或人多势众有影响力的,则被封为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个别有特殊贡献的还可以得到“龙虎将军”的高职衔。这些官职一般家族世代相袭,承袭者经明朝皇帝批准后才算数。皇帝封授这些官职的标志物是诰、印、冠带袭衣。诰,就是敕书,武官五品以上为诰命。敕书上面写明领取者的姓名、官衔、颁发日期;被任命者必须妥善保存,不得丢失不得涂改。敕书对内作为行使权力的凭证,对明朝是有进贡和受赏赐资格的信物,进京和到内地时,随身携带,路上关卡随时检验。印,就是官印,由明廷礼部负责铸造并颁发,亦是行使权力的凭证。冠带袭衣是明朝的官服,包括帽子、腰带、服装等,按品级官衔有着不同的样式、图案和颜色。 设置直辖的“省军区司令部”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女真卫所,到1447年(正统十二年)数量已达204个。万历时期,增至381卫和39个千户所。这些卫所分布在西起鄂嫩河,东到库页岛,北至乌第河,南达日本海,包括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 1409年正月,奴儿干卫的首领忽剌冬奴到北京朝贡,提出了“宜立元帅府”的建议。朝廷接受了这一建议,即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以管理偏远地区的女真人。奴儿干都司的设置,促进了明朝对女真的管理,女真各部“莫不朝贡内属”,当地各族人等表示“我等臣服,永无疑矣。” “奴儿干”是地名,原意“图画”,是说这里的山川美如画卷。奴儿干都司是直属明朝廷的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机构,级别相当于现在直辖省军区兼省政府,治所在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下距黑龙江口约150公里,是个锁钥形势之处。奴儿干都司高层官员均由明朝廷从内地派任。所辖之卫所,属“羁縻卫”。这种羁縻卫所与内地的卫所比较,有其不同点:一是它是军政合一的地方机构,除了军事职能外,还要管辖地方的行政事务,二是它属于土官体制,即由当地部落首领担任卫所各级官员,而且官职是世袭的,父死子继,父老子替;他们没有俸禄,可在朝贡时领取赏赐。然而,这种羁縻卫所始终隶属于明王朝,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女真卫所的部属是明朝的“属夷”,他们对朝廷有“守土”之责,即“守御边境”,“看守地方”,还必须执行明廷的政令,听从调遣,按期纳贡;二是诸卫所官员由明朝委任。卫所官员升袭有定制,由兵部主管。 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斡难河(今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南接图们江,东北越海而有库页岛。最多时辖384个卫、个所、个247地面、个站、个寨。其境内有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达斡尔等族人民,多以渔猎为生。公元1413年(永乐十一年),在奴儿干都司衙署所在地特林,创寺塑佛,名永宁寺,并立永宁寺碑。碑身高179厘米,宽83厘米,碑侧广42厘米。正面额题“永宁寺记”,横写,大字正书。碑阳用汉文刻写,碑阴为蒙古文女真文。1433年(宣德八年)重修寺院,再立“重建永宁寺碑”,碑文内容相同,全系汉文刻写,碑高207厘米,宽122厘米,正面额题“重建永宁寺记”,碑文记载丁奴儿干都司所辖地区受中央政府统辖和建寺立碑情况,以及明钦差大臣、太监亦失哈征服奴儿干及东海苦夷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