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秋季征兵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偶遇某部队下来征兵的军官,竟是儿时玩伴,遂相约晚上开怀畅饮,酒后笑问:如今哪种新兵到部队最有前途?答曰:秀才兵。确然!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到如今的高科兵器时代,军队对新兵的要求是大不同了。想起南宋时期招募新兵尤重臂力和视力的情形,心中不胜感慨! 读两宋历史,对于宋军的战力,我常常受到“强干弱枝”四个字的影响,如何理解呢?有人说,“强干”是指宋军注重士兵的训练,而“弱枝”是指带兵的将领整体素质不好;还有人说,“强干”是指皇帝强化了对军队的掌控能力,而“弱枝”是指军队将领时常调动,导致“将不知兵”的严重后果,弱化了军队的战力。综合来看,赵炎以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能找到相应的历史依据。 实际上,无论将领的情况如何,两宋士兵的战力整体上还是不错的,打败仗,责任要将领来付,要从战略战术上找原因,不能归结于士兵的战力。举个例子来说,南宋末年重庆钓鱼城抗蒙之役,并无名将领导,却能坚持三年而不败,何故?除了士兵精神上的同仇敌忾、群众的大力支持之外,士兵的战力较强恐怕是主要原因。 跟历史上许多中原王朝一样,两宋军队也因为缺乏马源,无法建立强大的骑兵队伍。相对于北宋(有时还能跟北方游牧民族搞一些贸易换马)来说,南宋的情形更糟,马匹简直就是稀罕物,除了战时夺取,别无他法。因此,南宋军队建设,并不重视骑兵,步兵才是主体,骑兵也有,但数量很有限。 再来说说宋军的装备。宋军装备以弓弩等冷兵器为主,到南宋中期和后期,火药兵器已较广泛地装备部队,但仍居次要地位。华岳在《翠微北征录》里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弓是步兵和骑兵通用的兵器,弩是弓的一种,一般用足蹶开张,故只能由步兵使用。弩比弓射程远,洞穿力强,“然张迟,难以应卒,临敌不过三发、四发,而短兵已接”(《武经总要》),也就是说,弩的射箭间歇要比弓长。所以宋军有时分“张弩人”、“进弩人”和“发弩人”,以缩短射箭的间歇,加强弩箭的密集程度。 不论是弓还是弩,发射的士兵都要具备两种力,即“挽力”(弓弩斗力)和视力(“射亲”--准确度)。《武经总要》规定:“凡军中教射,先教射亲,次教射远。”由于弓弩是主要兵器,故南宋招募新兵,臂力和视力就成为主要的两个条件了。 史书上记载,南宋名将岳飞和韩世忠都能挽弓三百宋斤(每宋斤约合现在一市斤二两),这样的臂力确实很了不起了,一般的士兵达不到。按照南宋招募新兵时的臂力标准“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九十二宋斤半)二斗力”来看,也就能挽一百多斤的弓,相当于岳飞臂力的一半,也就算不错的了。 而对弩手的要求又有不同,因为发射弩,需要手脚配合,脚力大于臂力,所以,“弩分三等,二石七斗为第一,二石四斗为第二,二石一斗为第三。”也就是说,弩手在脚力的配合下,需要发挥两百多斤的臂力才能过关。 南宋士兵的战力普遍比较好,《梦溪笔谈》记载,当时武卒挽弓的最高记录为三宋石,蹶弩的最高记录达九宋石,都相当于春秋战国时代武卒弓弩斗力的几倍。著名秀才名将虞允文上奏说:“荆、鄂两军”,“士挽弓七斗、八斗者甚众,臣比因呈阅,尽令改教劲弩。”孝宗时,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四川军卒“蹶张者至千斤,挽强过六钧(每钧三十宋斤),而命中者十八、九。”(《宋代蜀文辑存》) 前文中谈到的“射亲”和“命中者”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准确性,跟视力好坏有关。在南宋,如果你是近视眼或者老花眼,别想在军队混饭吃,因为新兵在参加训练后考核视力时,“弓箭手以六十步,每人射八箭,要及五分亲”,即命中率要达到60多分才算及格。四川的几个名将对新兵的视力要求更高,吴玠镇川时要求新兵射箭“命中者十其八”,所谓“百步穿杨”也不过如此。 顺便提一下,南宋理宗时,著名将领杜杲“创置”一种三弓弩,“可及千步”,按照旧时算法,一千步约合1550米,如此又重又大的弩箭,大概需要几十个人才能发射,恐怕不是杜杲的原创,多半仿制的是宋代以前就出现的床子弩。唐初王世充守洛阳,“八弓弩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就是床子弩,绝对是重装备,不便运输,往往用于城防。(赵炎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