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全盘接管后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宋朝。后周在周世宗时代励精图治,整军经武,军事力量迅速加强,并开始了兼并邻国领土的战争。因此,刚刚诞生的宋朝迅速成为所向无敌的军事强国。中国自古以来,掌握强大军队的人多认为自己可以而且应当统一全国,“天子,兵马强壮者当为之”的说法就体现了这种心理。宋太祖赵匡胤也不例外,他迅速展开统一中国的军事行动。宋朝统一岭南的战争是研究者较少涉足的领域。南汉后主刘鋹向来被认为是个昏庸残暴、愚蠢无能的统治者,南汉军队不堪一击是必然的。但我们放眼南方,大小七个政权无一具备抵抗宋军的信念和实力,这是偶然的巧合吗?本文以宋初岭南战争的前因后果为出发点,寻找宋朝在南方地区兵锋所向、势如破竹的深层原因。 一、宋初的岭南战争 开宝三年(970年)八月,南唐主李煜按照宋太祖的指示,让臣下起草一封给南汉皇帝刘鋹的信,劝其对宋朝称臣纳贡,“归款于中国”。读毕来信,盛怒之下的刘鋹,除了囚禁信使,还给李煜写了一封很不客气的信,此事成了宋太祖发动对南汉战争的导火线。开宝三年九月初,早已整装待发的宋朝将士开始进军岭南。 宋军主要采取四个步骤完成摧毁南汉政权的任务。 第一步是集中兵力、重拳出击。攻伐南汉的宋军主帅、副帅是富有对南汉军作战经验的潘美和尹崇珂。与不久前攻蜀稍有不同的是,潘美等没有分兵几路从不同地点攻击岭南,而是让各路兵马齐集贺州城下。 这种攻略也与岭南地区以往的重大战役差别很大。宋军攻打南汉国以前,中原王朝对岭南发动过多次战争,其中比较困难的有两场。第一场是秦军进兵岭南,这是中原王朝首次大规模征服岭南。第二场是汉武帝灭南越国,这场战争之所以比较困难,是因为中原王朝面对的是定都岭南的王朝,这个政权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组织抵抗。 秦汉时期的两场战争,北方军队都是分五路进入岭南。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向岭南进军。“秦皇……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汉武帝发动对南越国的攻击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24年)秋:“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越驰义侯遗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禹。” 宋太祖对南汉的战争,面临与汉武帝相似的局面:定都广州的南汉王朝为自己的生存而抵抗。但宋朝却选择了与西汉王朝迥异、相当大胆的攻略:集中兵力、重拳出击。如果分兵多路进攻,声势较大,迫使敌人在漫长的战线上同时应战,难以互相声援、互为犄角;但必须大规模调动军队。为了稳操胜券,每支军队的兵力都不能太弱。军队汇聚一处,重拳出击,则集中了优势兵力,对于正忙于东征西伐的宋军来说,有省兵节饷的好处,但要冒被四面包抄围歼,或者敌方以逸待劳,我方疲于奔命的风险。宋朝采取的策略,看来主要是基于对南汉政治腐败和军队士气的了解,而当时宋军作战人员和后勤供给紧缺也是原因之一。 其次是迅速摧毁南汉国西部地区的重要防线。进入岭南后,宋军首先攻克贺州。宋军于9月15日包围贺州,贺州刺史陈守忠率领部队固守城池,不肯投降。9月21日,潘美等设奇兵伏击南汉皇帝派来增援贺州的伍彦柔部,敌军“死者十七八,擒彦柔斩之,枭其首以示城中”。但贺州城内守军仍不肯投降。随军转运使王明带领将士、民夫奋力前行,迅速逼近城门:“城中人大惧,遂开门以纳王师”。在宋初岭南战争中,贺州之战算是比较有难度的。 宋军的岭西攻略是先取贺州,然后西向横扫昭州(今广西平乐)、桂州(今广西桂林)。但为何不经越城岭道,先取桂州?越城岭道地势低平,是跨越南岭最便利的路线,因而自秦朝以来,一直是北方军队到岭南的主要通道。如果宋军取道这里,可以省却部队先向西,后向东的长途劳顿,并且可充分利用便利的水运条件。 进军岭南之前,宋朝曾考虑过这条道路。道州通判张去华曾向朝廷提出取道桂州,攻取南汉的建议:“桂管为五岭冲要,今刘鋹保境固守,赖之为扞蔽。若大军先克其城,以趣番禺,如践无人之境。”他的意见虽然获得朝廷嘉奖,却没被采纳。宋朝决策者权衡利弊之后,放弃把桂州作为突破点的想法。 在潘美等人跨越南岭的几年前,南汉皇帝曾命西北面招讨使吴怀恩治战舰于桂州。由于吴怀恩驭下严酷,“督役严,材有良窳不等及制度疏略者,辄行捶挞”,为愤怒的部下所杀。桂州作为南汉重要的战舰修造基地,不可能没有重兵把守。宋军以贺州为突破点的一个原因,看来是攻击南汉北部防线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贺州战役结束后,宋军采取声东击西战术,“督战舰,声言顺流趋广州”,而实际上却向西取昭州,击破开建寨,“杀数千人,擒其将靳晖。”贺州陷落,使南汉北部防线被拦腰截断;西线守军又在宋军挥师南下的烟雾下,被打得猝不及防。宋军节节胜利,使昭州、桂州守将闻风丧胆,“昭州刺史田行稠弃城遁,桂州刺史李承进亦奔还。”宋军遂取昭州、桂州。军事重镇桂州的易手,竟然没有什么阻滞,恐怕胜负双方都始料不及。 第三步是摧毁岭南东部重要防线。宋军接着挥师东进,控制了连州(今广东连县)、韶州(今广东韶关)、英州(今广东英德)及雄州(今广东南雄)。韶州是南汉的北部重镇,又是都城兴王府北面最重要的门户。为保卫韶州,南汉都统李承渥领兵十余万,列阵于韶州城附近的莲华峰山下。南汉将威武的大象列于阵前,每只象背上坐着多名手执兵仗的士兵。这是岭南地区传统的作战方式,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壮军威,体魄雄健的大象还可背负全副武装的战士杀入敌阵,并为其余部队开道。但宋军破阵有方。他们集中力量强劲的弩对准大象猛烈射击。惊恐和负伤的大象失去控制,四散奔窜,掉头逃跑的则踏入南汉军队的阵地。大象背上的战士可怜无助地纷纷滚落下来。趁南汉军阵脚大乱,宋军发动猛攻,很快击败李承渥军拿下韶州。这场决定南汉存亡的战斗,本应打得很艰苦,由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战术,宋军迅速克敌制胜。开宝四年(971年)一月,雄州、英州相继易手,南汉北部防线全线崩溃。 宋军的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个步骤,便是大举南下,直捣南汉巢穴。开宝四年一月,宋军来到距番禺仅100多里的马迳与南汉军对阵,这是南汉王朝组织的最后一次抵抗。南汉军在此部署6万将士,领兵的是宫女梁鸾真的养子郭崇岳和大将植廷晓。南汉军用竹木修起“栅头”,用以护卫营地和阻挡宋军。宋军则在马径的双女山上屯兵,居高临下俯视郭崇岳部。宋军频频派出游骑出阵挑战。郭崇岳本无将才,所率又多为来自韶州和英州没有丝毫斗志的残兵败将,一直坚壁自守不肯应战,日夜乞求神灵保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