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宋辽夏金 >

铁血的碰撞---宋辽望都战役纪实和探讨(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历史帝国 佚名 参加讨论
望都之战略评:史家对望都之战大多诟病王超,曰其“临阵寡谋,拙于战斗”应该说这个评价还是中肯的,但望都之战把责任何原因简单的归结王超却是不严肃的!应该说王继忠被俘并不完全是王超不加援手之故,笔者以为不少人误解了战斗过程,认为是王继忠向前作战,王超逃跑,导致王继忠被俘!但事实并非如此,王继忠应该和王超同列一个大阵,并没有分开,不过是王继忠位列大阵东面,作为高级指挥官王继忠不可能向前远离大阵。宋军大阵也没被击溃,王超何必扔下王继忠逃跑!事实是王继忠因为宋军粮道被切断,所以带着少量轻骑兵前去救援和侦查,但匆忙之间突然遇上了辽军的重兵集团,辽史这样记载的:“宋遣继忠屯定之望都,以轻骑觇我军,遇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获之。 ”觇,窥也,也就是说在辽军眼里王继忠是在进行侦察活动,并非要战斗,带的也是轻骑兵。而王继忠被包围后选择了远离大阵方向的突围,这对于筋疲力尽的宋军是很难再派出大量军队救援的!笔者认为不加援手可能只是指辽军攻打王继忠东阵的时候,这其中的原因和阵型的王超个性有关。但即使这样没有任何资料说明了东阵被攻破。王超在王继忠被俘获上应该没有很多的责任!
    望都之战双方损失度极为惨重,辽方被斩首至少2千余级,而这个数字是在没有战场清扫权情况下获得的,一般来说杀敌数要高于斩首数字,比如狄青平定农智高的决战宋史记载的斩首5千级中3千级是对方检查敌方营寨后获得的,实际战斗中获得的可能千级也不到。犹如三都谷之战宋军斩首数千级,战后清扫战场获得死尸万人,廉良口大捷战斗中不过获得五百级,战后清扫统计才达两千级。因此推断望都城南之战契丹人至少损失应该在五千到六千,而攻占望都和威虏军之战伤亡也不会小,如果加上被俘获,辽军整个望都战役损失应在万人左右。当然宋朝损失更多,宋史记载的冯拯的评论描述道:“将臣陷殁几尽,超等仅以身免”。辽史耶律瓜奴传记载:“俘杀甚僸”王超在给朝廷的奏折中也承认:“人马渴乏,将士被重创”,可见损失应该大于辽军,但考虑到宋大阵未被击破,战况也没出现一边倒的态势,宋方不过是粮道焚绝而退兵,败后辽军亦不大胆乘胜掩杀,宋方损失应该不会多出很多,笔者估计大约在万人以上,如果加上望都城留守部队全军覆没,以及威虏军阵亡人员宋方总损失应该在一万五千左右,要大于辽方!因此就战况虽然辽方是获胜的,但实质宋辽是两败俱伤。
    宋方失败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兵力不足,克劳塞韦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是决定一次战斗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必须在决定的地点把尽可能多的军队投入战斗”宋朝指挥混乱,王超作为三路都部署有权调动高阳关行营的部队,真宗也早已允许“便宜行事”,但事实周莹却拒绝了,战后对于周莹违抗命令的举动真宗不过是采取了不了了之!而战前低估了辽军的军事行动烈度,把一万五千名骑兵调往河东,严重削弱了河北的军事力量!这样原本可以组建一个十多万人的方阵只剩下了不到六万,也正是兵力的缺乏使得王超很难在调动大批人马保护辎重,粮道,甚至营救王继忠!第二王超高估了宋军的战斗力,应该说随着新一代武将的成长,十多年的恢复,宋军,战斗力,士气基本恢复到了雍熙北伐前,并且组建了宋朝历史上强大的骑兵军团,(真宗时期宋朝马是最多的,到了停战后数年,宋官方马总量达到了20万,这还不包括私马)但在威虏军大捷后和保州冲突战的失利后强大的宋朝前阵骑兵部队正在休整,基本没有参加这次主力会战,加剧了宋军骑兵的劣势,宋军望都战役完全由步兵打前锋就是明证。加之气候不像威虏军一战对宋军有利,宋朝失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第三望都地势平坦,利于辽军骑兵包抄,王超原本背靠唐河可免去骑兵包抄之苦,可以逼迫辽军骑兵正面攻击方阵,而骑兵正面攻击方阵是对骑兵极为不利的。而王超盲目北上迎战又没及时赶在望都陷落前到达,结果后路被包抄!终致使失败。
    望都之战可称得咸平年间最大的一次野战,双方均动员了主力兵团且打得极为顽强,辽方的萧达凛表现出了高出王超一筹的指挥艺术,而王超指挥显得较为逊色,但也并非很多人描述的愚蠢胆小,基本上还是中规中矩,及时的撤退,撤退时的阵型不乱,第一天的战斗指挥也表现出了相当的指挥能力。而宋军表现顽强亦给辽军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澶渊战役辽军就避开了唐河大阵,多少也于此有关!望都之战双方均没讨到多少便宜,辽军不过是多拿住了个王继忠。此战表明双方实际势均力敌,双方谁都无法赢得最后胜利,他们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赢得和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