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断的开疆拓土,大唐帝国的疆域迅速扩大,成为一个拥有极为广袤的边疆地区的大国。为了有效保证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并巩固边防,公元722年,唐玄宗李隆基改变以往国防政策,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十镇,任命九大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节度使拥有巨大的权利,在所辖区域内,掌管着军事、经济和民事。成为当之无愧的“海外天子”。李隆基设立节度使的本意是试图在边境地区建立起一套巩固的国防系统,长官可以拥有实际权利,有效的抗击外来侵略。据《新唐书》记载,当时的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但是,拥有巨大权利尤其是不受制约的兵权的节度使势力迅速扩大,不久就成为事实上割据一方的、半独立性质的地方政权。这就为帝国埋下内乱的祸根。唐玄宗李隆基执政中、晚期,这位曾经力挽狂澜,将大唐帝国从内乱带向鼎盛的皇帝此刻早已没有了当年锐意进去的志气。骄奢淫逸,任用奸佞,成为一个十足的昏君。在这方面,他和他的两位有同样经历的前辈商纣王、吴王夫差非常类似(注:关于商纣王详见灵云ら苍月《暴君还是功臣?-千秋功过话商纣》)。朝政的腐败加剧了国内本就十分复杂的局势。同时由于贪图享乐,唐玄宗根本无心顾及国家大事尤其是最重要的国防军事,放松了对边疆地区节度使的警惕。同时,为对付外敌,还对节度使大肆放权,导致节度使的权利近一步增大。在这种局面下,有巨大野心的边境节度使有了可趁之机。其中尤以安禄山野心最大。 安禄山是营州(注:即今辽宁朝阳)人。他的身世很有意思。其父亲是契丹,母亲则是阿史德氏突厥人。他本人则是个不折不扣的“杂种”。从军前,安禄山在边境地区从事贩马生意。30岁时,安禄山加入大唐帝国军队。因为善于钻营,在大肆贿赂上级后,安禄山的仕途迅速蹿升。40岁时,安禄山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平卢军节度使。管辖东起渤海,北到黑水军(注:即今黑龙江流域。武则天时期设立黑水军,正式将黑龙江流域以及日本海沿岸、库叶岛纳入中国版图)。随后,他用搜刮的钱财贿赂朝廷中的大奸臣、宰相李林甫,同时不断邀宠唐玄宗李隆。为了以边功讨好皇帝喜欢拓展疆土的心理,安禄山不惜屡次出兵进攻北方的奚与契丹部落。由于唐朝此时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非常强悍。加之安禄山本人也确实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因此他的行动陆续取得成功。这极大的满足了唐玄宗对“边功”的虚荣心。安禄山的地位也迅速蹿升,最终成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东庭君王。手握重兵,而且被授予“擅断之权”。加之由于不断攻击边境部落,造成他在边境少数民族中有很大影响力,这就为他扩充军队尤其是骑兵部队创造了条件。到造反前,唐帝国50万边军中,最精锐的20万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而此刻中央朝廷能调动的却只有8万军队。两者相差悬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