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隋唐 >

李渊起兵反隋:自编自导的阴谋将隋炀帝推向深渊(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五个步骤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刘武周把该做的事全都做了。这是一个和李密、窦建德、杜伏威一样有勇有谋的猛男。只是更狠!更坚决!更干脆!
    刘武周来势汹汹,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太原。
    这样一来,李渊就有了征兵的理由。身为太原的地方长官,北边发生了叛乱,再不采取行动,除了朝廷追究你的责任之外,相信老百姓的口水也会把你淹死。借着刘武周叛乱的机会,招募军队,这个理由再合适不过。
    可是会不会有人识破呢?尤其王威、高君雅这两个小子,别看打仗一副熊样,一沾这种事,那是相当的敏感,万一让他们看出来,在杨广那给我打个小报告,弄不好兵没招来几个,再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如何摆平这俩小子呢?最好是,征兵这件事,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李渊决定召集部下,召开紧急会议,商议怎样对付刘武周。
    会场的气氛是严肃的。李渊首先致开场词:
    “诸位啊!太原危急!山西危急!我大隋王朝危急啊!”
    李渊的开场词震荡人心。
    “唐公,此话怎讲!”
    “刘武周大逆不道,杀死朝廷命官投靠突厥,已经占领雁门关,距离我们太原只有三百里。”李渊装做不知所措。
    “哦?有这样的事?发兵立刻讨伐他!”王威首先表态。
    “哎呀!王将军,我又何尝不想这样做啊。只是……”
    “只是什么?请唐公明言!”高君雅马上追问。
    李渊你不是要消极怠工吧?
    “只是咱们兵不多啊。按说应该向朝廷申请即可征兵,可是皇上在三千多里之外的江都,等皇上同意咱们征兵了,那个时候刘武周也打过来了,可是没有皇上的同意,咱们是不能擅自征兵的啊!”李渊说完,瞟了一眼王威和高君雅。
    两个臭小子,看你们怎么回答。
    “唐公您是这里的最高长官,这事不能不管啊。您尽管征兵,皇上那里我们去说!”王威和高君雅两个人拍着胸脯说。
    “这个……”
    “哎呀!唐公您就别犹豫了!”
    这就是应了那句老话:让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所以我奉劝那些经常参加各种会议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开会时,千万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能犯王威和高君雅这样的错误。
    李渊,你别想消极怠工,保存实力。要不是我们哥俩积极促进,太原说不定就落入刘武周手里了,别以为我们哥俩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嘿嘿,其实你们俩就是不知道我怎么想的。两个白痴,要的就是你们的这个态度。
    李渊不仅是个政治老手,还是个投机分子,利用了王威和高君雅两个人,钻了隋朝法律的空子,合法地进行征兵。
    这一次,李渊共征集了三万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手里有兵,感觉就是踏实。
    心生毒计
    下一步,就是要给手下人分派任务。
    王威和高君雅高兴了,这两个人认为,李渊肯定会把新招来的兵分给他们一部分,毕竟两个人是二把手,除了李渊就数他们最大。
    领导,这次分给我们多少兵啊?
    让你们带兵?当我白痴啊?那我还怎么造反?
    王威,你和裴寂一起掌管军粮,负责后勤工作,这可是个重要的职位,好好干啊,你很有前途。
    高君雅,你把守高阳城,盯着点刘武周,如果他打过来,你先替我顶一阵啊。如果有什么疏忽,我唯你是问!
    领导,那您呢?
    我?嘿嘿。
    史书记载:以兵马铠仗,战守事机,召募劝赏,军民征发,皆须决于帝。
    兵权当然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你们俩,当然要一脚踢开。
    李渊决定让李世民、长孙顺德、刘弘基三个人分管新招来的兵。
    李世民、刘弘基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介绍一下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是李世民夫人的族叔,他的经历和刘弘基有点相似,也是杨广征高丽时,不愿意到前线去当炮灰,结果跑到太原,投靠了李渊。这个人是后来玄武门事变中的头号主力队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