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隋唐 >

唐击薛延陀之战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博源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二月,唐朔州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勣率军在诺真水(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击败薛延陀军的作战。
    薛延陀是铁勒诸部中最强悍的部落,习俗与突厥相近。贞观二年,薛延陀酋长夷男率其部7万余帐归属东突厥。不久,薛延陀联合附近九姓铁勒中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等部共起反抗东突厥奴役,铁勒诸部皆推夷男为首领。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牵制颉利可汗,于三年遣使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大喜,建庭于郁督军山(今蒙古共和国境内杭爱山东支)。四年,薛延陀协助唐军平灭东突厥。
    东突厥灭亡后,漠北空虚,夷男率其部众东返故地,建牙于都尉犍山北、独罗河以南,正式建立薛延陀汗国,其辖区东至室韦,西到金山,南接沙碛,北界瀚海,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等部皆臣服,拥兵20万,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汗国,并伺机南侵。
    唐太宗见薛延陀日益强盛,开始对唐构成威胁,即采取扶持回纥和东突厥降众以抑制薛延陀的策略。十三年七月,唐太宗册封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命他率突厥旧部渡黄河北上,在大漠以南建立汗国,以阻遏薛延陀南下。突厥返回故地,引起夷男疑惧。
    十五年十一月,夷男闻唐太宗将东封泰山,以为唐边境空虚,命其子大度设征发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部落兵马共20万,渡漠南下,屯兵白道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据善阳岭(今山西朔县北)进攻突厥。俟利苾可汗无法抵御,率部进入长城,据守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遣使告急。十六日,唐太宗命营州都督张俭率骑兵及奚、契丹诸部兵马从东包抄;李勣率士卒6万、精骑1200正面出击;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领兵4万、精骑5000驻守灵武(今宁夏永宁西南);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庆州道行军总管,率1.7万人出兵云中;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包抄薛延陀西部。并吩咐诸将:“薛延陀负其强盛,逾漠而南,行数千里,马已疲瘦。……卿等当与思摩共为犄角,不须速战,俟其将退,一时奋击,破之必矣。”(《资治通鉴》卷196)唐军分路出击,薛延陀军北逃。
    李勣挑选麾下及突厥精锐骑兵6000抄近路拦截,跨越白道川,一直追至青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大青山)。大度设在诺真水摆开战阵,横亘10里。十二月十七日,突厥兵先出战,不胜,退兵,大度设乘胜追击,与唐军遭遇,薛延陀军万箭齐发,唐军马匹多被射死。李勣命士卒下马,手执长槊迎战,薛延陀军大败,被斩3000余人,5万余人被俘,大度设脱身逃走,其众至漠北,天降大雪,人畜冻死十之八九。
    点评:此役,唐军采用轻骑远程奔袭的战法,一举击败薛延陀主力,使其无力南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