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争鸣 文/广州 谢金海 2012年3月贵报上刊登一篇关于谢安搞面子工程的文章,该文称谢氏弟子没有出息,个人认为值得商榷。 出色的谢氏子弟 事实上,晋代谢氏家族,人才辈出,功勋卓绝。列举代表人物如下: 谢安,字安石,他在军事上的建树毋庸置疑,太元八年,任征讨大都督,统率大军抗秦苻坚,后获“淝水之战”的大胜利。除军事战略外,谢安任宰相期间,进行全方位改革,“不存小察,弘以大网”,减轻赋税徭役,废除“度田收租之制”。改革门阀弊端,维持集权统治,以及举贤不避亲,把侄谢玄任命为军政大臣,组织“北府兵”,奠定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谢安是一位大政治家,同时也在诗文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还能写得一手好字。遇简文帝驾崩,他负责议定谥号,写成奏章,交恒温审阅,恒温见后,认为文章和书法堪称两绝,后又在朝堂上让百官同赏,说:“此谢安石碎金也!”后来碎金二字不胫而走,世代流传,专指那些珍贵的名家大作。 谢玄——谢安之侄 晋车骑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前锋都督。“北府兵”总统领。淝水之战主要策划人之一。 谢石——谢安之弟 生于327年,卒子388年,官拜秘书郎,迁尚书仆射,383年,与侄谢玄参与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征虏大将军,大败前秦,封南康郡公。 谢琰——谢安之子 任辅国将军,散骑常侍,参与淝水之战,战后封为望蔡公。 谢混——谢安之孙 东晋安帝丞相,孝武帝之婿,404年拜相,任中书令。 谢道韫——谢安侄女 文学上成就很大,女诗人,嫁给书圣王羲之弟王凝之为妻。晋书载入烈女传。 除上述主要人物外,还有谢灵运、谢惠连等等,不一一列举。 从以上材料可知,谢家弟子是很有出息的。 淝水之战成竹在胸 该文认为淝水之战是一项面子工程,我的看法则不然,战争是残酷的,真刀真枪,来不得半点虚伪。史书有载,对于苻坚百万大军的大举进攻,东晋王朝非常恐慌,只好求助于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子侄。由谢安坐镇建康(今南京)全权指挥,带兵的主将都是谢家子弟,共8万兵将。以8万人直接与苻坚前锋30万人交战,人数悬殊太大,东晋都城建康的达官显贵们,都感到非常惊恐,谢安在此时与谢玄一起下棋,游玩到深夜才回家。其实这是谢安作为三军主将这样做是应该的风度,有意示人以风度,起到稳定局面的作用,而不是为了面子。 开战两个月,当东晋胡彬被苻坚打败退守硖石,而谢石、谢玄等人只能在淝水25里外的洛润屯军,不敢冒进,战事处在不利局面时,苻坚派降将朱序来游说谢石投降,朱序反向谢石献计:“应乘其百万大军未到达,马上进攻,如打败前锋,锉其锐气,就可取胜”,谢玄也劝谢石听从朱序意见。于是谢玄派刘牢之率精兵5千,直进洛润秦兵,斩秦将梁成、王泳等1.5万人。于是谢石、谢玄等水陆并进,与秦兵相持于淝水两岸。这充分证明是谢家子弟积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有计划布阵 由于苻坚以淝水为阵,晋兵不能渡过,谢玄派使者对苻坚说:你们孤军深入,可是逼水为阵,这是持久之计,不是想早日决战,如果能够移阵稍退,使我军渡过淝水,决一胜负,这不是很好吗?秦诸将认为不可,但苻坚却认为可以让晋兵渡水到一半时,再用铁骑围而歼之,苻融也同意这个计划,于是,命兵稍退,不料秦兵因此而退却不止,谢玄、谢琰、恒伊等乘机抢渡淝水,奋斗前进。苻融掠阵驰马,想阻止退兵,但却遭退兵撞倒,被部下所杀,这时东晋先降于秦的朱序又在阵后大叫“秦兵失败了”,秦兵更加溃逃不止,谢玄等乘胜追杀,直到青岗,败走的秦兵自相践踏,死者蔽野塞川,晋军收复寿阳,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 纵观战争的全过程,谢安的指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步一步争取主动胜利的机会,可以说东晋胜利是必然,并非偶然,应该不是幸运使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