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守淮便守江。“若夫江之所守,吴纪陟所谓西陵至江都凡五千七百余里,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36)按东部守江重镇,江北者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历阳(今安徽和县)、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江南者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当时,长江建康段江面宽广,高岗逼岸,城内驻有台军,石头城是临江突出的军事要害,不易登临。而“京口、采石,俱是要所”(37),是该段江面的束狭之地,为下游最重要的津渡(38),且距建康甚近,山水险峻,易于设防,故六朝人视之为建康的东西锁钥。建康之西以采石为遮蔽,对岸为历阳;历阳根本又在合肥。合肥据江淮中途,水道相通,向为淮南噤喉,江南唇齿。合肥不保,则历阳受胁;历阳受胁,则采石难守,而建康震动。又建康之东以京口为遮蔽,“京口要地,去都邑密迩”(39),“因山为垒,望海临江”(40),既以御海寇,又以控江防,而京口根本在广陵。“广陵与京口对岸”(41),广陵之备不固,京口之势危殆;京口之防或疏,建康之危立至。隋灭陈之役,庐州总管(驻合肥)韩擒虎自历阳渡江袭采石,吴州总管(驻广陵)贺若弼自广陵济江拔京口,建康随之而下。 六朝之守,在中部有两道防线,即守汉与守江。守汉先守南阳(今河南南阳市),而重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岸部分)。按南阳“比接二关,咫尺崤、陕,盖襄阳之北捍,且表里强蛮,盘带疆埸”(42),以其北连中原、南控荆襄、东通江淮、西邻关陕,成为南北纷争中的重镇要道。桓温、刘裕皆由此以问关、洛;宋元嘉中亦遣兵出此,直抵潼关。齐建武五年(498年),南阳沦陷,于是关、洛之途塞,而襄阳之势危。又襄阳向为南船北马交换之地,物资饶足,形势险要。所谓“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43),故欲由南方进窥中原者,襄阳在所必争。东晋有襄阳,桓温、刘裕乃能恢复洛阳,耀武关中。及梁末,襄阳为后梁、西魏所得,元帝止都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江陵者,为襄阳防线之后盾,自孙吴以来为荆州重镇,其地据荆楚之中,交通便利,且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东有武昌之援,“荆楚固则江东之势安”(44)。但有江陵必须同时有襄阳,所谓“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不立”(45)。及后梁国于襄阳,又迁于江陵,则截断长江,此陈之所以国势尤弱。 又中部守汉重镇尚有城(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樊城(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北岸部分)、石城(今湖北钟祥县)、下戍(今湖北枣阳市东南),守江重镇尚有硖口(即西陵峡口,今湖北宜昌县西)、上明(今湖北松滋县西北长江南岸)、巴陵(今湖南岳阳市)、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武昌)、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寻阳(今江西九江市西南),等等。如樊城与襄阳夹汉水对峙,御敌水北,自较襄阳更为有利。夏口“地居形要,控接湘川,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46)。江陵失守,往往即退守夏口。而硖口、上明、巴陵之地,复有阻截舟师自巴蜀顺流而下的意义。 六朝之守,在西部守秦岭、米仓、大巴等山以为屏障。按秦岭绵长,北坡陡峻,南坡迂缓。秦岭北为关中,南为汉中,其间谷道(如嘉陵道、骆道、子午道、褒斜道)相通,然山高谷险,中途还需栈道连接。又米仓、大巴北为汉中,南为巴蜀,其间也有谷道(如剑阁道、米仓道)相通。这种形势,使汉中北瞰关中,南为巴蜀捍蔽,又以汉水东接荆楚,从而成为南北势力消长之地。南盛则据有汉中,势有所不敌则退守巴蜀。但若退守巴蜀,则南朝不但不能窥关中、河西,即欲守住巴蜀,也恐不易。汉中重镇为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东)。南郑地处汉中盆地中心,其西北为关中入汉中的重要栈道褒斜道所经;汉中入巴蜀的栈道米仓道、剑阁道则分别以南郑、南郑西为起点,故南郑要险,为成都之喉嗌。又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为蜀地中心,巴郡(今四川重庆市)为巴地中心,巴蜀之地,天府之国,从来欲取天下者,莫不切切于巴蜀,故桓温、刘裕有问中原之志,必先从事于巴蜀。由此可知单单割据巴蜀,固不能逐鹿中原,而欲逐鹿中原,却不能不收用巴蜀,盖“取蜀之利,内可以固荆楚,……外有以扰关辅,关辅扰则北方之力分。我安而彼分,则天下之事济矣。故取蜀者,天下之至计也”(47)。巴蜀又为立国东南之保障,东晋初年,慕容使节刘翔至建康,与晋公卿论巴蜀形势曰:“王师纵未能澄清北方,且当从事巴蜀。一旦石虎先人举事,并(李)寿而有之,据形便之地以临东南,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48)故欲保全东南,必须保全巴蜀。东晋、宋、齐、梁所以能立国东南,即与据有巴蜀、无西顾之忧有关;而欲保全巴蜀,又要保全汉中,“蜀与汉中,其由唇齿也。”(49)梁既失去汉中,旋就失去巴蜀。陈之灭亡,不仅由于画江而守,也由于上游巴蜀之丧失,盖北方取巴蜀后,既破坏地理、军事、经济均势,又顺流而下,于统一易于着手。(5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