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三国 >

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网易军事 佚名 参加讨论
从曹魏开始正式建立的都督制度,对魏晋南北朝政治、军事影响极大,其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又有它的特殊性。然因史料语焉不详,长期以来甚至“中外”的范围都没有定论。最近读史,对这一制度略有体会,兹连同关于其性质、作用的我见,一并写出,以就教于方家。 
    一
    都督中外诸军事这一制度,最早、最有权威的记载,见于《宋书·百官志》。它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则总统外内诸军矣。……高贵公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晋文帝 (司马昭)都督中外诸军,寻加大都督。……晋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居之,宋氏人臣则无也”。
    这里一共提到了三个都督中外[1],依上下文意,其“中外”一般理解为中央和地方。就是说,都督中外乃是总管中央和地方上一切军队的官衔。
    这一看法,如果单就晋文帝而言,似乎可以成立:
    《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举兵反,“大将军司马文王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临淮讨之。大将军屯丘头。使基(指镇南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王基)及安东将军陈骞等四面合围,……又使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等[2],简锐卒为游军,备外寇”。
    同书《王基传》:“大将军司马文王进屯丘头,分部围守,各有所统。基督城东城南二十六军。” [3]
    依这些文字,司马昭所统二十六万“中外诸军”,是可理解为既包括京师带来的中央军,也包括王基、陈骞、石苞、州泰、胡质等原在地方上的军队,涵义似乎还清楚。然而如果一联系有关司马师的材料,又让人糊涂了:
    同书《毋丘俭传》:举兵反,“大将军(司马师)统中外军讨之。别使诸葛诞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拟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于谯、宋之间,绝其归路。大将军屯汝阳,使监军王基督前锋诸军据南顿以待之”。
    《晋书·景帝纪》:“帝统中军步骑十余万以征之,倍道兼行,召三方兵,大会于陈、许之郊。”
    前者的“中外军”即后者的“中军”[4],而和“三方兵”对举,《三国志·魏书》还用了“别使”二字明加区别。依这些文字,“中外军”仅指京师中央军,并不包括原在地方上的军队,和前引对司马昭的叙述显然不同。
    我们知道,毋丘俭之举兵与诸葛诞之举兵虽为两次事件,但相隔仅两年(俭,公元255年;诞,公元257年),都督中外的制度未闻有任何变化,而陈寿的用语却如此不谨严,使我们单凭这些材料无法判断真相,因此便不得不跳出这个圈子,并换一个角度来探讨。
    先来研究一下早于司马昭的曹真。
    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如果曹真都督中外确是总管中央和地方上一切军队,则其资历、地位、威望一般说也应略胜其他统军大将一筹。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否。
    首先,曹真升都督中外之时,曹仁还没有死。据《三国志·魏书·曹仁传》,他是曹操从弟,比曹真高一辈;屡立战功,遵守法令,颇有威望,官位也高过曹真。曹真升都督中外之前原任都督雍、凉州诸军事,军号为镇西将军,二品;而曹仁已是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军号为大将军,一品。[5]当时曹真并无大功,曹仁亦无大过,为什么要让官位本高的曹仁在军事上听命于晚一辈的曹真呢?
    其次,除曹仁外,地位、威望略高于曹真的还有曹休。据《三国志·魏书·曹休传》,他与曹真同辈,黄初三年前已是都督扬州诸军事,军号征东将军;征东与镇西虽同为二品,但征东班次在前,升曹真都督曹休,也同样不好理解。[6]
    更重要的是:说曹真都督中外包括地方上军队,还有一个明显矛盾。即在曹真升都督中外后几个月,魏文帝发兵讨伐孙权,在这次战争中,曹真不但没能都督中央和地方上一切军队,而且也不是主力,只不过被派去和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一起,攻打长江上游的南郡,相当于一支起牵制作用的偏师。而曹休却担任主攻,率二十余军指向吴都建业。不仅如此,曹真与夏侯尚也只是平行关系,谁也无权都督谁。[7]如果肯定都督中外总管中央和地方上一切军队,这些现象便难以解释。
    最后,黄初三年前后,正是魏文帝厉行君主专制的颠峰时期。一方面政治上“三公无事,又希与朝政”[8];另一方面军事上数次南征或南巡,都亲自出马,大权独揽,直接部署指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忽然要设立一个总管中央和地方上一切军队的都督中外呢?这也是很难说通的。
    基于以上原因,可以推定,曹真之都督中外,决不可能拥有总管中央和地方上一切军队的权力,应该只有权都督京师中央军。
    再来考察一下晚于司马昭的王导。
    据《晋书·王导传》,王导任都督中外有两次,而无论哪次,都同样不可能总管中央和地方上一切军队。
    一次在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9],王导迁骠骑将军(二品)、都督中外、领中书监、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其所以说他总管不了地方上军队,证据有二:
    首先,当时王导从兄王敦拜大将军(一品,位在骠骑上)、都督江、扬等六州诸军事。尽管二人关系亲密,晋元帝也决不会让资历、官位居前,特别是重兵在握的王敦受王导都督。
    其次,任命发表后,王导“以敦统六州,固辞中外都督”。此话可以两解。一是都督中外确总管一切军队,王导认为让自己都督王敦,很不合适,所以推辞;另一解是对王敦并无都督关系,但因二人俱琅邪王氏,且为从兄弟,敦已统六州,自己不能再都督中外,以免招来猜忌。我认为,后一解正确。有一强证。即王敦在王导得到上述任命前后给晋元帝上一疏,针对刘隗等人欲加强皇权,削弱琅邪王氏的倾向,发泄牢骚,并假惺惺地说,今让王导担任许多要职,“并统六军(指都督中外)”,容易招致“讥谤”,建议免去他都督中外等职。这段话透露出都督中外所统率的是“六军”。所谓六军,来源于《周礼·夏官叙官》,指王室或中央的军队,在晋代便是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等六个将军统率的军队。[10]它们常与地方上军队对举:
    《晋书·温峤传》:都督荆、江等六州诸军事王敦,“举兵内向,六军败绩”。这是与荆州等州军队对举。
    同书《高崧传》:都督荆、司等八州诸军事桓温率军北伐,军次武昌、威胁京师。高崧建议朝廷下令桓温退兵,“如其不尔,便六军整驾,逆顺于兹判矣”。这又是与荆州等州军队对举。
    同书《卞壸传》:苏峻(历阳内史)、祖约(豫州刺史)称兵攻入京师,“放火烧宫寺,六军败绩”。这是与豫州等军队对举。
    由此可见,仅从王敦疏中“六军”用语,也可看出都督中外并不能总管地方上军队。
    何况还有一个侧证:
    据《晋书·王敦传》,他的前述疏文送到建康后,王导“封以还敦,敦复遣奏之”。王导时为录尚书事,所以可以将疏文扣留下来不上奏,还给王敦,实际就是要他休上这类发牢骚的文书。很显然,这是因为内容不涉及两人利害关系,如果王敦是因不满王导都督中外可总管荆州军队,侵犯了他的权力,而奏请免除王导这一头衔,则王导能毫不避嫌,把文书扣留下来,并且还坦然地退给王敦吗?可以肯定,是不可能的。
    王导拜都督中外另一次在晋成帝咸康四年(公元338年) [11]。这次他也没有可能总管一切军队。因为有一有力反证,这就是庾亮时任都督江、荆等六州诸军事。据《晋书·王导传》、《庾亮传》,二人不和,庾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传说他要“举兵内向”,废黜王导。为此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庾亮字)尘污人”。两人关系如此紧张,晋成帝怎么会让王导去都督包括庾亮在内的一切军队?而且即使成帝任命,以作事“愦愦”自诩,善于息事宁人的王导,眼看要加剧矛盾,又岂能毫不推辞呢?[12]
    此外,东晋初“中外诸军”不包括地方上的军队还有以下证明:
    《晋书·应詹传》:上书将地方上的都督、州郡长官与“三台九府,中外诸军”对举,中外诸军明显是指京师中央军。
    同书《邓攸传》:王敦举兵内向攻入建康后,要护军将军将“中外兵数每月言之于敦”。这“中外兵数”也就是京师中央军的兵数。如果是指全国一切军队,一来地方上每月上报兵数,在当时条件下恐无此可能;二来也无此必要。因为王敦控制建康后,未得到士族高门支持,一时不敢篡位,只得回武昌遥控,他最怕的是京师招募军队,所以要每月了解情况,至于地方上,凡重要的州,他均已安排了兄弟子侄为都督、刺史,[13]是没有必要采取这种措施的。
    同书《温峤传》:上书建议“诸外州郡将兵者及都督府非临敌之军,且田且守。……今四军五校有兵者,及护军所统外军,可分遣二军出,并屯要处。缘江上下,皆有良田,开荒须一年之后即易”。四军五校,乃六军以外的京师中央军,见《宋书·百官志》,现在加上护军将军所统“外军”,与“外州郡将兵者及都督府”对举。这条材料虽不能直接表明前者即“中外军”的一部分,但至少可证“外军”与外州郡、都督兵不是一回事,因而都督中外不应包括地方上军队。[14]
    综上所述,《宋书·百官志》提到的三个都督中外,既然早于司马昭的曹真和晚于司马昭的王导,在他们的时代都不存在总管中央和地方上一切军队的制度,而史料又未记载司马昭之时有什么重大变化,则据此便可推定他的都督中外,也不应包括地方上的军队。
    以此论点为依据,回过头来再考察前引《三国志》诸材料,便应认定,《毋丘俭传》将“中外军”与“三方兵”对举的记载比较准确;而《诸葛诞传》的文字很不严谨,实际上该传的二十六万中外诸军也应理解为京师中央军,而与王基等地方上的都督、州郡兵相区别。
    关于这一问题,还可补充一些证据如下:
    1.《晋书·文帝纪》:诸葛诞起兵后,司马昭上表请魏帝亲征,说“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如果《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载司马昭所统中外诸军二十六万是全部出讨军队,则与此五十万之数不合。若将二十六万理解为中央军,再加上王基、陈骞、石苞、州泰、胡质等地方上军队,则大体符合五十万之数。[15]
    2.据《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起兵时“敛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余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一共近二十万人,全部集中寿春,“闭城自守”,如司马昭总共只出动二十六万人,扣去石苞、州泰、胡质等打援的游军,和留驻丘头保卫魏帝的军队,是无法把诸葛诞围死的。若是五十万人,才能“以众击寡”,大体敷用。
    3.据《三国志·魏书·王基传》:当时司马昭对自己统率的军队可以直接下命令指挥,如“文王敕军吏入镇南(指镇南将军王基)部界,一不得有所遣”等,然而至少形式上却不能直接指挥地方上的军队,而要通过魏帝的“诏”。这些军队有所请示也得通过给魏帝上疏来体现。如王基以为在“深沟高垒”包围寿春后,军队便不可再移动,以免对方钻空子突围,“上疏曰”云云,“书奏,报听”。《资治通鉴》卷七十七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公元257年)此句下胡注:“报基听行其策,时帝在军,故诸军节度皆禀诏指,而裁其可否者实司马昭也”[16]。这也表明,至少制度上王基等地方上军队,并不归都督中外司马昭指挥。
    总之,《宋书·百官志》所载都督中外,不能把它权力夸大,其实它只能总管京师的一切中央军,而并不涉及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