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汉朝 >

昆阳大战改变历史走向 “刘小三”光复汉室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大河网-大河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图中台阶处是昆阳大战中王莽进攻时所挖地道遗址,现已不存。
    昆阳大战改变历史走向 
    公元23年的5月,时令已入初夏,昆阳(今叶县)人觉得格外热格外燥格外难过。城内,是不足万人的绿林起义军(时称更始军),城外,是黑压压、号称百万的王莽新朝正规军,两者间惊心动魄的大战,将这片土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月余光景,宛如地狱。
    历史如同人生,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昆阳之战,堪称决定历史的一战。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刘秀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大无畏的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法,一举全歼王莽军主力,撞响了新莽政权彻底覆灭的丧钟。昆阳大战的历史重要性,不亚于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虽然知名度远不如前者。
    昆阳大战,对王莽及其大新政权是致命一击。 
    翻看中国历史,每到某政权完蛋之时,经常看到这样的表述“××死而×亡矣”,意即某猛人是某王朝最后的希望,该猛人死了该朝代就完了。但你翻遍汉史,也没法找到一个猛人,能套用到王莽的新朝身上。不是猛人不生,而是王莽在昆阳大战中败得实在惨,从根上伤了元气,神仙下凡也无法收拾。如果王莽的新朝实在想套用这句话,那就是“昆阳兵败而新亡矣”。
    昆阳大战中,王莽四十几万大军被万余更始军击败。一方面王莽再也无兵可调,坐看敌方势力日长而无力征讨。另一方面,王莽在天下人面前充分展示了其腐朽无能。一时间,“海内豪杰四起响应(造反),皆杀其牧守(州郡长官),自称将军……旬月间遍于天下”。造反成了时尚。
    昆阳大战失败后,王莽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仅在数月之前,王莽还能组织起数十万人的“人兽联军”,数月后,王莽只能望“洋”(昆阳)兴叹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昆阳大战对刘玄(更始军领袖)及其更始政权是巨大的激励。
    昆阳大战的胜利,更始军方面要归功于两点:一是昆阳守军的顽强死守,为刘秀援军的到来争取了必要的时间。二是刘秀的援军虽然来得慢,但死战突袭,功不可没。
    昆阳大战更始的胜利,也就是刘玄的胜利,刘玄威望达到顶峰。有些地方,只要刘玄派个人去,读读文件,发发委任状,就献城投降;有些地方,甚至刘玄没派人去,就积极地改旗易帜,宣布自己是更始政权的人了。
    昆阳大战对刘秀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好机会。
    昆阳大战时,刘秀正处于人生的艰难时刻,哥哥刘 刚被夺了兵权,自己是个杂号偏将军,人微言轻。但就在如此糟的境况下,刘秀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昆阳大战对刘秀而言,如同“鲤鱼跳龙门”。刘秀跳了过去,最终变成了龙。东汉二百年基业,得以开拓延续。
    叶县一战成名,至今仍留相关的多处遗存。公元2009年仲夏,我踏访这片土地,去寻觅与1900多年前那场血战有关的片段。
    儒家巨子试建“理想国”
    西汉王朝第十四任皇帝刘箕子,9岁称帝,14岁时被他的岳父兼大司马(宰相级)王莽毒死。接着是最后一任皇帝,两岁的刘婴。刘婴5岁时,即公元9年,王莽发动宫廷政变,夺取了政权。
    “王莽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中如是评说。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将实现儒生们的理想视为己任的帝王。他即位后,立即把儒生几百年来力图复兴周代“礼制天下”的政治蓝图变为现实。
    首先,他决定恢复古代井田制,实行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同时冻结奴隶制度。
    王莽根据《周礼》、《乐经》的有关记载及汉武帝时期的经验,颁布了“五均”、“六管”诏令。所谓“五均”,是在长安、洛阳、邯郸、成都、宛城这五个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设立五均官,负责征收工商税,并掌握市场物价。所谓“六管”,就是由政府经营管理盐、酒、冶铁、铸钱、山泽产品税,并从事控制物价的贸易与信贷。
    他更改币制,实行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货币政策。他还对全国行政区划和各级官职的名称进行了改动。为了实现儒生所向往的官吏“与民同忧”的理想,他下令改变了官吏俸禄制度,官吏及各级公侯俸禄要和所在采邑辖区收成挂钩,收成好多得,收成不好少得。
    他依据几百年儒生所向往的上古三代理想蓝图,兴致勃勃地改塑自己的江山,有900多名儒生参与了这一工作,他们勤奋地工作,为每一个地名和官名的设置而引经据典……
    他的蓝图,被柏杨惊呼为“19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
    遗憾的是,他的“理想之树”无法存活。他的社会改革是伟大的措施,但他彻底失败了,并使自己的生命和王朝也一起丧失。原因是王莽是忠实的儒家学者,其眼光是向后看,脚步向前走而眼睛向后看,注定跌跤。
    王莽的时代没有推动这么庞大改革的技术能力,他也没有一个执行能力很强的干部集团。相反,他面临的是一个庞大的、虽腐朽却仍然有力的官僚体系。这个体系像个大泥潭,他所有的设想法令一挨近这个泥潭,马上会变得面目全非。
    善政的蓝图反变成暴政的行为,民变因之燎原般爆发。中国国土上,一片混战。在数十个起义集团中,就有一个名叫刘秀的青年。
    “刘小三”的成长史
    刘秀先祖刘发的出生,完全是个小概率事件。
    《史记·卷五十九》记载,汉景帝刘启说好了要去程姬那儿过夜,不巧程姬的“例假”来了。按规定,皇帝的女人“有月事者止不御”,要自己往脸上抹丹红。不知咋回事,程姬没抹,又碰巧被挑中。
    汉景帝喝了不少酒,一觉醒来,枕边人被调了包,程姬变成了唐姓侍女。刘启“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的一夜风流,唐侍女“遂有身”,生了个大胖小子刘发。
    刘启有十四个儿子,刘发只是十四分之一。他的母亲身份又低微,刘启并不把他当回事儿。公元前155年,刘发被封为长沙王。这不是美差。
    当年的长沙可不是现在的长沙,有超女快男,娱乐业前卫又发达。那时的长沙,“卑湿贫国,丈夫早夭”。就是自然环境不好,男人都活不长。人口稀少,只有“二万五千户”,仅相当于中原地区十二三个县。
    刘发一去十三年。十三年后,汉景帝召集大家给他过寿,希望大家表演节目——跳舞。
    刘启的儿子们跳得都不赖,祝寿大会变成舞林大会。“长沙快男”刘发上场了,他跳得畏畏缩缩。老爸问咋回事?刘发从容地讲:“我的地盘狭小局促,不能回旋,我们跳舞就这个劲儿了。”刘启笑了,认为这娃脑子不笨。一高兴就又给他了三个郡。
    刘发长沙终老,而他一代不如一代的儿孙中,却出现了一个光复汉室的英雄刘秀。
    刘发有子刘买,刘买的小儿子刘外已降为太守。刘外的儿子刘回,官又降了,任巨鹿都尉。刘回的儿子刘钦,官再降,变成南顿令。刘钦有三儿三女,公元3年,刘钦早逝。他死时小儿子,即刘小三刘秀才九岁。之后大儿子刘 混社会,刘秀成了南阳郡蔡阳乡的放牛娃。
    刘秀长大后,“身长七尺五寸,大口,隆准,日角”,是个帅哥。帅归帅,家里没钱,成了大龄青年。但他却眼光极高,看中了南阳郡首席美女阴丽华。当他偶然见到汉代九卿之一、京师卫戍官(相当于首都警备司令)执金吾的车队浩荡经过时,发出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豪言壮语。
    为实现理想,刘秀去长安太学学习三年,“略通大义”。但他结识了一批出色同学,后来成了他的“创业班底”。毕业即失业,刘秀回到南阳还是放牛,直到公元22年。
    这一年,关东蝗灾,饥民相食,绿林赤眉起义风起云涌。没多久,南阳也遭了灾。刘秀到新野躲灾,哥哥刘 先自起兵,自称拄天都部。刘秀在新野遇到宛县人(今河南南阳市)李通,并成为好友。李通编造一条“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的谶语,劝说刘秀起兵。十月,刘秀和李通及其弟李轶等在宛起兵。这时刘秀28岁,开始了推翻新朝、重兴汉室天下的戎马生涯。
    刘秀哥俩儿为保护自家利益,主动派人与新市兵、平林兵联合,进攻宛县。失利后,刘 、刘秀便到下江兵营中,说服了下江兵首领王常,合兵攻击莽军,公元23年二月,多支义军会合在一起已有十多万人,拥立刘玄为天子。刘玄也是汉代宗室,在平林兵中被称为更始将军,刘玄为天子后,建元便为更始。
    义军中比刘玄能干的多了去了,刘玄为啥会被立呢?
    其实,南阳郡的豪杰都想立刘秀的大哥刘 ,然而新市兵、平林兵将帅以不守军纪为乐,害怕刘 的威严明察,贪恋刘玄软弱无能,预先共同决定策立他,然后再召刘 前来,宣布自己的意见。
    公元23年农历二月初一,刘玄登上皇帝之位,场面相当简陋,刘玄朝南站着,接受臣子朝见,可是他“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一副见不得大场面的德性。
    刘玄当了天子,马上封赏,从名单上看,刘 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
    偏将军,王匡封定国上公,王凤封成国上公,朱鲔(wei)封大司马。
    论资历和战功,刘 即使不在王匡、王凤之上,至少也要同封个上公才行,结果不但不封上公,反被夺了军权,弄了个有名无实的大司徒,连朱鲔都排在他前头了。
    刘秀被封的太常偏将军是个什么官呢?所谓太常,属九卿,主管礼仪祭祀。偏将军,属杂号将军,编制不限,想封多少封多少。刘秀的官职就是主管礼仪祭祀的杂号将军,类似于当年孙悟空被封的“弼马温”。
    刘玄本着“送佛送到西,玩人玩到底”的原则,连个官印都没给刘秀。这难不倒刘秀,他很快在当地一位侯爷家找到一个印信,印文牛头不对马嘴,但好歹是个章子,先凑合用吧。
    被阴的还有数人,因此众豪杰失望,很多人表示不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起义军内部自编自导的阴人、玩人计划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任务是攻打宛城。
    十万更始军把宛城团团围住,打了月余,竟然没打下来,为啥呢?
    对更始军来说,能打仗的几位将军,要么被人暗算,要么出差在外,剩下的除了会整人的(如王匡、陈牧)外,就是些性格懦弱、爱害羞的废物(如刘玄),领导如此,这仗还怎么打?
    而宛城守城者是名将岑彭。
    岑彭,字君然,初归新莽,后归刘秀。《后汉书》评价岑彭:“中兴将帅功名者众矣,唯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意思是东汉建国立有功勋的将军很多,但能够独当一面、有元帅之才的,仅仅岑彭、冯异两位。如此一来,宛城一战,结果可想而知。
    十万人拿不下宛城,只能团团围困。宛城守军快被饿死了,更始军也要断粮了。刘玄决定派一部分兄弟去干老本行——劫掠,搞点粮草物资,以维持宛城攻防战开支。领头干这活儿的是成国上公王凤,跟着参加这次劫掠行动的,还有刘秀。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不同寻常的劫掠行动,因为它无意中挽救了更始政权的命运,同时也给我们的主人公刘秀绝无仅有的一次改变人生的机遇。
    《史记》中写道,秦汉经济最发达有三个地区,即泾渭地区(关中),伊洛地区(今河南)和黄河下游地区(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交界地带)。为保证劫掠行动的成功,王凤把劫掠的目标放在了上述三大地区中的伊洛地区。
    伊洛确实富裕,更始军所到之处,收获颇丰,牛马财物难以计数,谷物约数十万斛,尽皆转运宛城。更始军还乘胜攻克了昆阳、定陵(今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郾城(今漯河市郾城区)等地,成为宛城前线的侧翼屏障。而昆阳,注定要名垂历史。
    记者盛夏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