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敌人是不打不倒的。 西域的小小国家,竟然不把大汉放在眼里,说什么“汉离我国远,在盐水多次被打败,在他们的北面有胡寇,在他们的南边困于水草。往往绝邑、缺食者多。汉使数百人来我等之国,常因缺食,死者过半,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派大军来打我们?他们对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宛的这番话反映了当时的实情。他们对大汉这样蛮横,对匈奴则完全相反,给匈奴使饭食,向匈奴称臣作子。汉朝贰师将军几千兵力去,他们也没有把大汉放在眼里。 这就充分说明:敌人是不打不倒的,汉再富饶也没有用,他只会向你要更多的财物。 六万兵力开赴前线,志在必胜,那些为非作歹的小国就望风使舵了。“贰师在大部队后面行军,由于今非昔比,兵广势众,所到小国没有不迎接的,老老实实供食给汉军。”夺了宛城后形势就更好了,康居听到汉已破宛,遂捉拿郁成王送给汉军。再如上面所说:汉兵所向披靡,听到消息的一路小国纷纷投降,让宗室子弟入汉营,作汉的人质,以保一己平安。不是大兵压境,不是对宛战胜利,能出现这样的大好局面吗? 对汉的态度,战前与战后,冰火两重天! 如果可以通过向敌人送财物而让敌人改弦更张,那他就不叫敌人了。 第三,为国立功者才能受封赏。 对宛战胜利后,汉武帝对所有战将一一封赏,李广利为海西侯,赵弟为新畴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士卒中直接赏赐的有四万金。在此战中表现好的封的官受的赏赐都超过了他所希望的,表现差的受的处分都不抵他的功劳。 汉武帝在历史上英名永存,就在于他没有去提拔那些腐败的官员,而是以战功定爵位,以战功受赏赐,这样的国家怎能不以强国立于世? 第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张骞通西域,打开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有利于汉发展与诸国间的经济关系,但是眼睛只看到经济利益是不对的,这一条商道的安全,这一条道上小国的归顺,还必须通过政治的最高形式战争来维护。战争胜利以后,才能在这一条道上的置酒泉都尉,并在仑头设军垦制度。这都是设西域都护府的前奏曲。 我们后人在享受千秋红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当年是谁创下的基业,更不要做不孝子孙去骂当年的掘井人。 (注:以上史实均据《史记》 作者:纪大华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