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根据敌情变化,也适时调整了部署,分兵两路进击蜀军。一路由臧宫率领,进据平曲上游,攻打蜀军王元、延岑部;主力则由他本人率领,取道江州,溯江西上,攻占黄石,击败候丹军。接着,倍道兼行,疾驰1000公里,攻克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并出精骑闪击蜀之腹地广都(今成都南),逼近成都。与此同时,偏师臧宫溯涪江而进,袭击蜀军,歼敌万余,迫使王元部投降,延岑败逃成都。 公孙述困兽犹斗,又派人刺杀了岑彭,使汉军暂时退出武阳,但这并未能挽救其覆灭的命运。汉军人材济济,岑彭遇害,吴汉即接替他统领伐蜀诸军。建武十二年正月,吴汉进抵南安(今四川东山),在鱼腹津(今四川东山北)大败蜀军,继而绕过武阳,攻取广都。其他各路汉军进展也很顺利,冯骏军攻占江州,臧宫军连克涪县(今四川绵阳东)、绵竹(今四川德阳北)、繁(今四川新都西北)、郫(今四川郫县)等城。 吴汉取广都后急于求成,率2万将卒孤军深入,直抵成都城外几公里处立营。公孙述招募敢死之士,攻打吴汉。吴汉受挫,入壁坚守,闭营3日不战,夜间突然撤走,与部下刘尚会合于江南。次日晨合力大破蜀军。此后,吴汉与公孙述交兵于广都、成都间,汉军屡战屡胜。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吴汉又与臧宫会师于成都近郊。公孙述大势尽去,遂孤注一掷,于该月十七日贸然反击汉军,派延岑击臧宫,自率数万人攻吴汉。吴汉以一部迎战蜀军,待其疲惫困顿后,指挥精兵数万突然出击,大破蜀军,公孙述负重伤身亡。次晨,势穷力竭的延岑举城投降。至此,刘秀彻底平定巴蜀,取得了统一战争的最后胜利。 作为东汉王朝统一之战的最高决策者,刘秀在战争中表现出卓越的战略应变能力和杰出的作战指导艺术。他善于观察形势,把握战机;注意占取地利,稳固后方;重视集中兵力,由近及远,分清主次缓急,各个击破;运用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心的手段,争取盟友,分化敌对势力;重视利用人和,发现和拔擢将才,放手使用,不多掣肘,使他们充分发挥军事才能;能够适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战法;善于避实击虚,奇正并用,围城打援,运动歼敌;强调连续进击,穷追猛打,不给敌人以喘息和反扑的可能。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刘秀不愧为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他芟夷群雄、一统天下,应该说是符合逻辑的归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