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烽燧的建筑手法及形式,也是因地域不同而各有差异。如内蒙古地区的烽燧,设在山巅上,一般由石块垒成,作圆柱或圆锥形,大小高低因地而异。乌不浪山口东侧的一个石烽台,倾圮后实测直径10米,个别烽台的四周加筑围墙。设在草原上的烽台,大都以黄土夯筑而成,作圆锥体或方锥体,大小高低下一,一般基宽7--8米,高3--4米,有的四周筑有围墙。 西北地区的汉代烽燧,情况又有不同。据在敦煌、酒泉、居延地区的调查所见,烽燧绝大多数以土墼垒砌而成,间或用石块或石块与土墼混合垒砌。敦煌郡玉门都尉所辖烽燧中以夯土版筑而成者为数不少,而中部都尉所辖烽燧还有用湖沼中碱化的泥土间以柴木筑成的。这里的汉代烽燧,多呈下宽上窄的方柱形,台最高者可达10米多,烽台底基一般是36平方米至81平方米,烽台之上建一方形小屋,高1--3米,面积4平方米至9平方米左右,小屋四周墙壁开孔以便候望。许多烽台都有墙环卫,与坞相连。坞分内坞、外坞,内坞置居室,坞与烽台以阶梯相连;烽台和坞内屋以马粪涂地,以草或白土涂壁。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一些烽燧遗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烽燧建筑的详情,下面略举几例说明: 敦煌玉门都尉所辖T.6.b烽燧:烽台底面积40.94平为米,残高4.9米,坞与烽台西、南两壁相连,烽台南侧与坞壁衔接部有坞陛,遗存阶梯六层,坞门北开,坞内有套房三间,炕、灶各一个。屋内灰堆土中出土200多枚汉简,共出的还有封泥(木匣)、木梳、辟邪用的人面画代、绘有人面的画板、麻鞋、丝织品残片等。 敦煌中部都尉所属T.22.d烽燧:烽台底基24.01平方米,残高2.7米,坞与烽台东壁相连,内有套房三间,隔道一条。这条隔道可能是火墙或炕之类的遗存。烽燧西南有两片灰区,除发现十几支汉简外,还有木梳、木碗等遗物。 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长方形,底基63.46平方米,残高1.87米,为三层土墼中央一层芦苇叠砌,无粘接材料。烽燧上部结构不明,烽燧四壁皆涂以草泥,表面刷白粉,由于多次涂草泥和粉刷,墙表草皮有的多达12层。粉刷的颜色,有土红色、浅蓝色和白色数种。此种情况,在堡内房屋中亦存在。在烽燧东南角早期留有一长方形缺口,攀登方式不明,晚期在此处向北砌筑台阶,现存四级。早期坞筑于烽燧东侧,坞墙与烽燧的东、南壁相连,坞墙夯筑,坞门西开,宽0.76米,有双重门,坞内有过道和套房三间。坞南墙外东侧为厕所,以苇编矮篱墙围成,长3.4米,宽1.13米、门宽0.67米,坞南20多米处,有苇篱墙筑成的长方形牲畜圈。 居延卅井塞所属P8烽燧:建筑在高戈壁梁上,8层土坯夹一层芨芨草垒砌而成。烽台底面积14平方米,残高5.5米。烽台西、南两壁与坞壁相连。坞墙今残高0.2至0.4米,西壁长16.8米,南壁13.3米。坞内东南角有椭圆形土堆,似为房屋地基。 塞墙、城障及烽燧是边防军事设施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配置情况,可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例加以说明。 小方盘城遗址一般认为是西汉玉门都尉和东汉玉门障尉的治所,位于敦煌县城西北80公里,编号T.14障。障系夯土版筑,平面呈四方形,障内面积为16.5平方米,障外壁每边边长26米,墙高9米,障门开在西墙中部,门宽2.4米,高2.7米。障北与T.13、T.14a等烽燧相连,再北至塞墙,南与T.14c、T.18a、T.18b等烽燧相连。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塞墙、城障及烽燧通常都是配套设置,但在汉军一时不便或不宜筑墙的军事战略要地,往往也要设置亭、障、烽燧等军事设施;地位次要者,则构筑烽燧。例如,在盐水之西就分布着众多的亭障,它们对汉朝经营西域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如,在内蒙古腾格里大沙漠与巴丹吉林大沙漠之间的阿拉善右旗的雅布赖山沿线,也发现了烽火台群及城堡等遗迹,它们的存在,对西汉时期居延塞及武威等郡的防卫,给以有力的支持。 (四)军用道路 军用道路,是长城防务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障塞烽燧犹如武士身上所穿甲胄上零散的铁片,那么,军用道路则是将这些铁片串联并紧系的坚韧的韦带。 在整个长城防御体系当中,军用道路可能是最先完成的部分。 这是因为,数十万修筑长城的施工人员分布在连绵千万里的广阔地带,他们的给养输运不可或缺,而这就首先要求道路畅通。当长城防御体系初步完成之后,为满足皇帝巡边、大军出塞以及传递情报等方面的需要,也势必要对道路的平整和畅通提出较高的要求。 秦始皇在令豪恬修筑长城之后,又命他修筑了由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至国都咸阳的“直道”。根据调查,秦直道的许多地段残宽30--50米,能够保证车、步、骑混合编成的大军团顺利通过。沿途还设有兵站,既可贮存装备,又可驻屯军队,从而保证了随时以物资、兵力沿直道支援长城防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