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在乌盟清水河县拐子上古城出土。戈通长221毫米,援长137毫米,胡长110毫米,内长82毫米。内一面自右向左横刻"中阳"二字。胡一面纵刻"广衍"二字。据《汉书·地理志》载,"中阳""广衍"均是秦西河郡属县。戈身铭文在不同部位刻有"中阳""广衍"两款,是同一器物前后在两地置用时,分别刻划的。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用于勾啄的兵器。秦戈沿袭了战国铜戈的标准形态,基本特点是长胡,三穿或四穿,曲援,内上翘,除援有锋利的刃外,内和胡上也磨有利刃,增强了勾杀和啄击的作用。出土的秦戈均为铜制,分布较广,但数量不多,反映了这一时期戈的战术地位已日趋下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