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这个字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一般为国家之意。而在我国历史上,“国”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损益,了解经典中如何解释“国”字,就能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的政治传统。下面的读书笔记便记载了天子之国与诸侯之国在文本中的不同含义。 天子国 古代都城即天子国,方圆九里,诸侯国同样九里,次一级的为七里,再次一级的还有五里的、三里的。(见图一) 不仅是占地面积有异,城门数目也有森严的等级差别。比如天子都城有十二门,诸侯都城则最多只有九门。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里就提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郑玄注释道:“营,所谓丈尺其大小。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即“营”为丈量的意思,而这里的“国”就是前文提到的“王都”。 《逸周书·作雒》还有这样一句:“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六百二十丈。”一千六百二十丈换算下来正好为九里。 《后汉书·郡国志》刘注引《帝王世纪》云:“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则合方八里弱。又今据西周都城丰、镐遗址的考古资料,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水西岸)总面积约为六平方公里,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是西周时代的首都,又称西都、宗周)总面积约四平方公里。按照古尺比较,则镐邑的遗址较近于《考工记》所述方九里,丰邑大于古方九里,此为天子国都之大概情况。 [NextPage] 诸侯之国 《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 郑玄注释为:“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公之城盖方九里,官方九百步。侯、伯之城盖方七里,官方七百步。子男之城盖方五里,官方五百步。” 对于郑玄的注释,贾公彦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郑玄对《书·无逸》中“古者百里之国,九里之城”的注解表示怀疑,因为《周礼》的说法是“匠人营国,方九里”。贾氏指出,其中注解①这里所指的是天子城,不是大国。如果按大国七里,次一级的五里,再次一级的小国五里的说法,意思就相近了。注解②天子城为十二里,诸侯大国为九里,次一级的为七里,小国为五里。究竟这两种说法哪种正确,郑玄自己也不确定。 《周礼·考工记》与《典命》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但实际上所记载的数字都不确切。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王之一,小九之一。”古时一雉等于三丈,三百雉就是九百丈,正好五里。也就是说郑国都城为五里,是个中等的诸侯都城。 《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此三里为小国之国都。(见图二) 说文解字 门:国都之门。天子都城有十二个门,诸侯国都城或少于十二个门。(见图三)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毋出九门。”与《考工记》十二门又不同。 郭:外城,大于城一倍左右。 《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战国策·齐策六》:“五里之城,七里之郭。” 郛:外城,也叫做郭。 《逸周书·作雒》:“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按照这个说法,郭比城大八倍,照常理难以让人信服,可能是字误。 天子所住王宫有周城,又叫中城。从周城的外城门到内城门之间,一共有五道门,分别为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 《周礼·天官·阍人》:“掌守王宫中门之禁。”郑玄注释,中门位于外城门与内城门之间,像郑氏所在朝代宫廷里的阙门。这些门还有以下几种叫法: 郑司农云:“王有五门:外门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路门一曰毕门。” “玄谓雉门,三门也。”《春秋》:“雉门灾,及两观。” 黄以周《礼书通故·宫室二》:“天子宫垣之门有三:路门为宫门之终,亦曰毕门;应门为宫门之中,亦曰中门;库门为宫门之外,亦曰大门。” (本文由海上读书会供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