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汉朝 >

西汉王朝同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的大融合(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西汉时期,中国各民族之间,出现了比以前更为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也发生过一些战争。汉朝(主要是在汉武帝时期)对各族的战争,有的属于防御性质,起了维护安全、保障生产的作用;有的则是对少数民族的侵犯,造成了破坏。但是总的看来,汉武帝以后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许多民族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的版图,汉族的经济和文化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周围各民族,有些民族还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西汉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统一,正是各族人民共同进步的结果。
    越
    东瓯、闽越的君主,多次率部参加过中原的政治斗争。留居本地的东瓯、闽越人受中原文化影响不大,他们没有城郭邑里,居溪谷篁竹之间,与外界很少联系。汉初以来,他们的社会经济有了发展。武帝初年,淮南王刘安上书说,越人准备进攻郡县时,往往先离开深山,耕种于余干(今江西余干)界中以积军粮。刘安所说情况,正是东瓯、闽越人农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的表现。南越出产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吸引了许多北方的商贾。除了吕后统治时期以外,中原和南越一直维持着正常的关市贸易,铁农具和耕畜通过关市,源源输入南越,促进了南越的农业生产。南越和西南地区也有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广西贵县出土的据认为是西汉初年西瓯高级武将的墓葬,随葬品颇丰富,但有人殉。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求援于汉。汉武帝派严助发会稽郡兵浮海救东瓯,援兵未达,闽越已退走。东瓯人为了避免闽越的威胁,请求内徙,汉朝把他们的一部分徙至江、淮之间,他们从此成为西汉的编户齐民。
    建元六年,闽越又攻南越边地,南越向汉廷告急,武帝派兵分由会稽、豫章两路攻闽越。闽越王郢之弟余善杀郢,汉退兵。封余善为东越王,封越人贵族多人为侯。
    汉朝和南越的关系,较为复杂。建元三年,严助率汉军解除了闽越对南越边邑的威胁;六年,严助又受命出使南越,南越王赵胡派太子赵婴齐一度宿卫长安。元鼎五年(前112),路博德、杨仆等率汉军攻入南越,招纳越人,夺得番禺,俘吕嘉和赵建德,越人贵族很多人受汉封为列侯。南越的桂林监居翁,也谕告西瓯四十余万口,一起归汉。汉以南越、西瓯及其相邻之地立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九郡。
    广州象岗山发现南越王墓,墓主着玉衣,有“文帝行玺”金印、“赵昧”玉印等印章同出。由此可推断墓主当是史籍所见赵胡,赵胡可能就是赵昧。随出物有铜铁器、漆木器等,青铜器有中原汉式,南方楚式,亦有南越式,有的可断为本地所造。还出有药石、平板玻璃。墓制及其所反映的官制基本上同于西汉诸侯王制度。从这些情况看来,南越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有相当的水平,与中原维持着频繁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很可能有海外贸易。但是墓内人殉多至十余,这又反映南越社会落后的一面。
    匈奴
    汉初以来,匈奴族的领袖冒顿单于以其三十余万精锐骑兵,东败东胡,北服丁零,西逐大月氏(即月氏)。匈奴的统治区域起自朝鲜边界,横跨蒙古高原,与氐、羌相接,向南则伸延到河套以至于今晋北、陕北一带。冒顿把这一广大地区分为中、左、右三部。中部由冒顿自辖,与汉的代郡(今河北蔚县境)、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境)相对。左部居东方,与汉的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境)相对;右部居西方,与汉的上郡(今陕西榆林境)相对,由左右屠耆王(左右贤王)分领。左右屠耆王之下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各领一定的战骑和分地。单于的氏族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是匈奴中最显贵的几个氏族。
    匈奴人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迁徙,但在某些地点也建有城堡,并有少量的农业生产。匈奴各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部落已开始使用铁器,在一些西汉匈奴墓葬中,有铁马具、铁武器和铁工具出土。匈奴的法律规定,坐盗者没入其家。匈奴人作战时,得人以为奴婢。匈奴贵族死时,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十百人。这种种情况,说明匈奴社会已处于奴隶制阶段。
    白登之围以后,西汉与匈奴结和亲,通关市,厚馈赠,但仍无法遏止匈奴铁骑的侵犯和虏掠。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刘彻命马邑人聂翁壹出塞,引诱匈奴进占马邑,而以汉军三十余万埋伏近旁,企图一举歼灭匈奴主力。单于引骑十万入塞,发觉汉的诱兵计划,中途退归。从此以后,匈奴屡次大规模进攻边郡,汉军也屡次发动反击和进攻。在这长期的战争中,影响较大的有汉攻匈奴的三次战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