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卫青是个心胸宽广之人,对霍去病并无丝毫嫉妒(所以才能让霍去病甘愿替他出头去杀李敢,这甥舅俩看来虽然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家族血缘在关键时刻还是起了作用,而卫青的忍让也是他们一直维持了良好关系的主要原因吧)。在霍去病死后,按道理说卫青应该重获重用,可惜,汉武帝对卫青的宠信看来已经到了尽头。在霍去病死后第10年,卫青去世,这10年当中,汉武帝也有过几次出兵,但是都没有让卫青再担重任,卫青在尊荣与无聊中郁郁而终。死之前他在想什么?我想他肯定在想:皇上啊皇上,为什么你对我这个大舅子兼姐夫就不再信任了呢? 霍去病、卫青带着各自的遗憾离去,而悲剧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延续,后人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一直不高,虽然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二人在军事上的才能,但是中国是一个惯于用道德作为首要考量标准的国家,经由了司马迁的描述,在李广的对照之下,愣是生生在二人的战功光环之下压出了个"小"字。 主流评价的正反两面如下: 1, 反方:这两个人能当将军,完全是由于他们是汉武帝的外戚。 正方:汉武帝的外戚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号人物吧,怎么就这两个人能出头呢?李广利就是一个反证的最佳例子,所以卫霍二人还是有真才实料的。 2, 反方:虽然这两人战功卓著,但是他们不算好将军。卫青固然仁善退让,但他是个马屁精,只知道一味讨好汉武帝(司马迁语:以和柔自媚于上,天下未有称也。)霍去病更是恶名昭昭,年少时就当汉武帝的贴身侍从,全然一副纨绔子弟的习性,因此不懂得体恤士卒,出征时汉武帝往往赏赐他很多好吃的大鱼大肉,路上吃不完,霍少就随便扔掉了,而他手下好多士兵可能当时正饿得头昏眼花呢。打仗闷了,霍少就让士兵给他挖足球场好蹴鞠,而这些可怜的士兵由于缺吃少穿都郁闷得很,却还不得不陪着霍少消遣(饿肚子踢球会造成低血糖,可怜的小兵们,谁让他们跟了一位精力旺盛的主子)。这样的事,霍少干了还不止一次两次。相比之下,李广将军就是爱兵如子的楷模,士兵没喝水,李广不喝;士兵没吃完饭,李广不吃。 正方:李广的确是个将军楷模,但是李广能做到的,不能要求其他人也都要做到。霍去病不体恤士卒固然是缺点,可是考虑到霍少的身份、年龄和心理成熟度(军事才能上的成熟不等同于其他方面的同步成熟),不要强求一个天生富贵的小孩成为一个圣人,李广在霍去病那个年龄未必会比霍去病做得更好,让霍去病有机会多活上几十年、也许他也会向李广看齐,何况,尽管霍去病不体恤士卒,好像并不妨碍这些士卒替他卖命(跟着霍少能打胜仗,打完胜仗有大大的赏赐,仅此一点就足够这些士卒奋勇向前了)。至于卫青拍汉武帝马屁,呵呵,汉武帝那种人,跟他硬碰,那不是自寻死路吗,何况卫青的性格如此淡泊,他干吗要跟个斗鸡似的非得跟汉武帝唱反调。 3, 反方:由于卫青举措失当,逼死了李广,所以卫青这人不好。霍去病后来私自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所以霍去病更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 正方:卫青跟李广的这段公案,几千年来评说不断,可是仔细分析,卫青的过失都在可理解之列。出征前,汉武帝就密谕卫青不要重用李广,卫青为了报答公孙敖、把立功机会让给公孙敖而慢待了李广,这些都可算人之常情。后来,李广自杀,也是有多种原因促成的,卫青不能算主要责任方。至于霍去病射杀李敢,是因为李敢击伤卫青在先,为自己的舅舅出头,也是霍少暴烈的性格使然。他杀匈奴人从来不手软,这样的军人,有点脾气是很正常的。何况,号为将军楷模的李广也曾有过公报私仇杀灞陵尉的污点,所以,大哥莫说二哥,脸上的麻子一样多啦。其实,算来李敢跟霍去病的关系应该不算太差,漠北大战时,李敢因善战而被霍去病招至麾下,战后李敢因功封侯,两人多少还是有些革命战友的情谊吧,弄到后来,霍少竟要亲自出手杀死李敢,这中间有多少是非曲直,只能由后人去想象了。 4,另一个争论点在于评价卫霍及李广各自的军事才能上。王维诗《老将行》云:"卫青不败乃天幸,李广无封缘数奇"。李广运气不佳是肯定的了,老头子年轻时碰上无为而治的汉景帝、捞不着仗打,等喜欢打仗喜欢用年轻将领的汉武帝上台、李广已经老了,李广有过5次独立领兵的机会,却都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以失败而告终,惹得那时候还不算太迷信的汉武帝最后只好偷偷告诉卫青不要重用李广。至于李广个人的军事才能,很多人的意见是李广可以做一偏将猛将、但不适合作独立领军的人物,他的军事思想适合打防守反击,却不适合汉军后来赖以击破匈奴所使用的大兵团作战方略,也有人说李广只是从来没有找到印证自己才能的机会而已。至于卫青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嘻嘻,这个根本就不用讨论,天幸而言,实在是污蔑这两位将军,一个人一次运气好可以理解,不可能连连中大奖。霍去病的成功在于他敢打敢拼毫无畏惧,屡屡跟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较量,强悍之气令向来凶蛮的匈奴也为之胆寒,所以在他跟匈奴人的战争中从未落过下风。河西受降,更见这位霍少的胆识,当时匈奴人一片混乱、情况不明,霍少完全可以任由匈奴人自行内乱,不必自己冒险到一堆炸了窝的匈奴人中去犯险,因为被匈奴乱兵杀死或俘虏的机率很大(匈奴当时有四万人、霍少只有一万人),而霍少竟然大胆地冲入匈奴军中,不伤己方一人却杀死哗变的8000匈奴人,再降伏了余下四万人。仅仅用天幸来解释,霍少有知,会气得给你一箭的。 如果他们两人不是汉武帝的外戚,历史也许会对这二人的功绩做出更为公正的评价。可是如果他们不是外戚,也的确不可能得到这样展示才华的机会。所以正反双方的论辩,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我个人比较喜欢霍去病,所以对他和卫青自然多所维护。我想,对于卫、霍二人来说,他们根本就不大在乎旁人对自己的评价,苏武他爹苏建曾经劝过卫青:你大将军如此英武盖世,但是外间对你的评价不高哦,要不要找些文人墨客来给你鼓吹一番。卫青认为:人臣奉法尊职而已,没这个必要。有了这个品性,足可见其为人的真实,即便他们有缺点,那也是人性中无法克服的缺点,而人,孰能无过。 这段历史由司马迁来记叙,就还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对待卫霍二人上,号称公正的司马迁是否包藏了一点私心。司马迁的《史记》是公认的信史,但是《史记》同时又是一部文学意味十足的作品,司马迁不可避免地带入了很多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李广单独作传、跟卫青霍去病传并列,本身已带有很明显的比较意味。但是仔细分析其内容,不得不佩服司马迁的公正持中,他的确十分地欣赏李广(有史家考证出司马迁跟李广家族世代交好),精心打造了李将军悲剧英雄的形象,但是也忠实地记下了李广历史上的污点。对于卫霍二人,他同样奉行了不扬善、不隐恶的原则,赞了卫青的忠厚宽仁,贬了霍去病的骄纵不羁,把汉武帝大部分外戚归入佞幸之列狂踩一通后,还不忘特意加一句"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倒是一些后人妄加猜测,胡乱曲解太史公的意图,把司马迁骂李广利的话强加于卫霍二人头上。呜呼,微斯人、吾谁与归,能够与司马迁同时代,汉朝幸甚,大汉子民幸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