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全球化是否等于世界大同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题解】欲明明德于天下。
    时下很流行“全球化”一词,如果要译成中国传统用语,最恰当的候选者,莫过于“平天下”,或者是“世界大同”。
    但是有人会不同意。因为“世界大同”有“同而不和”的嫌疑;而“平天下”有“荡平天下”的架势,都不是什么好词,还是避开为妥。
    这不是我在故意制造矛盾,它们都有事实根据。早些年就有人说过,主张大同的《礼运》篇是墨家作品,因为它“尚同”。至于释“平天下”为荡平天下,则是前三四年在一次高层次的学术会上困惑了许多学者的难题。
    这只是两个例子,表明了传统文化在丧失自己的氛围以后,难以逃脱的尴尬。
    其实,在他们自己本来的家园里,所谓“大同”,就是“不同”,就是“和”;所谓“世界大同”就是“协和万邦”。这样的政治理念、哲学思辨和精辟用语,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是屡见不鲜的。
    至于“平天下”或“天下平”,按其所出自的《大学》所说,乃是“欲明明德于天下”的意思。且勿论这个“明德”为何,“明明德”一事绝非荡平谁或平定何方,这是毫无异议的。另外,在传统文献中,更有“至平”或“太(大)平”一说,以“不同而一”为平天下或天下平的表现,它与我们善良学者所担心、霸道帝国所向往的什么先发制人的荡平,是有天渊之别的。
    这两个例子,一个是和,一个是平。“和平”两个词,后来又组合成一个词,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原意遂渐行渐淡,鲜为人知了。语词的变化发展,是种种情况促成的。希望我们弄清它们的脉络,数典而不忘祖,好好弘扬自己的文化,享用自家的宝藏。 别水/整理
    庞朴(学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