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纳入诗教,前贤今人的理解颇有出入:历代学者大都认为,孔子的这段话是从学《诗》、用《诗》的角度对《诗》三百篇的社会政治功能和伦理教育作用所作的较为全面的概括,并认为兴、观、群、怨包含着孔子对诗乐艺术审美功能和特点的深刻理解。但通过对有关史料进行“原意重构”,可知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文化意涵在于人与自然界中动植物关系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根据孔子表达思想的特点,可知《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诗教的思想旨归在于:个人自我的身心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现代哲学》2010年第6期 刘季冬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