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东方文化的守护神。”采访中,这句话被骆少君反复说起。 这几天,“两会”的热度给乍暖还寒的北京带来了丝丝暖意,在一片热议国事民生的滚滚声潮中,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骆少君倡议“茶为国饮”的提案似一阵清新隽永的春风进入人们的视线。当记者见到骆少君委员时,她不但向记者介绍了“茶为国饮”的重要性,还对茶人所关心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用茶呵护孩子们 茶周刊:在全国政协委员中,您是茶叶方面的专家,听说您刚刚提交了一份提倡“茶为国饮”的提案,请您介绍一下提交这份提案的初衷。 骆少君:“茶为国饮”的倡议最早是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提出来的,他的这一倡议我们觉得非常好。因为现在大城市里真正喝茶、爱茶、懂茶的人越来越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以吸引人们的饮品太多了,但是在中国,茶的地位是不可以被替代的。因为茶具有健康的、文化的、财富的、品位的魅力,实际上它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守护神,是东方健康、文化、财富、品位的守护神。所以让全民喝茶,尤其是让孩子们喝茶,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有两个问题我们一直很担心,第一个就是包括水、食品在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生存环境的污染从未像今天这么严重过。第二就是道德的下滑。因此,茶的保健功能对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有着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的作用。很多人认为这样说是夸大其词,那是因为他并不了解茶对于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保健作用,它是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对孩子们进行茶叶健康和茶文化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重视健康,同时对东方文化的自尊、自信有一个强烈的认识,这对我们的民族繁荣很重要。我们希望下一代能得到茶叶这个古老的健康之源的呵护,但是要实现这个愿望,就一定要把“茶为国饮”列入国家的教育国策,这样全民才能重视,它才能真正成为“国饮”。 应该为此制订相应的制度和规范,教育上则应该设一门相关的必修课,例如保健课。让孩子们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和正确的认识,他们就能充分利用茶叶这个资源。虽然现在茶叶被炒得很热,但孩子们对茶的认识还很肤浅,而实际上孩子们的认识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未来就是在孩子的身上,而且饮茶的习惯和茶文化的接受并不是说长大以后就可以自然形成,即使是长大以后形成也已经太晚了。 “炒作”不一定是坏事 茶周刊:听说最近普洱茶产地“思茅市”要更名“普洱市”,很多人认为普洱茶炒作过头了,已经背离了它的市场价值,您是怎样看待这一“更名事件”和“普洱茶炒作”的呢? 骆少君:这没有什么不好的,不管哪一种茶叶热起来了,对茶叶的发展、茶文化的传承都是有好处的,都是好事情,怎么运作都没有关系。但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则是,当某一个商品热起来的时候,它都要遵守一个市场法规,就是产品的质量是安全的、风格是稳定的、是让消费者放心的,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要严格遵守行业标准。不要让少数人借这个机会用假冒伪劣的产品以次充好,如果产品的标准、法规、品牌做得不健全,就会被一部分人钻了空子,而少数人钻了空子就会让大家受到损害。 其实商品的炒作是很正常的,在市场经济中,什么都有可能被炒,很多国外的东西被炒得很热、很热,已经炒得满天飞了,我们国家自己的好东西为什么不可以炒作?可以炒!消费者是各有所爱,只要消费者放心、安心、开心,那就可以了。现在很多东西都被人们炒,一个古董、一块玉,甚至是一个木头、一盆兰花都可以炒,为什么茶叶就不能炒呢?人们写几个字、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就几十万、上百万,并没有人去非议啊,这其中有的是人唱得高兴、有的是人听得高兴、有的是人吃得高兴,还有的是人喝得高兴,只要大家开心就好。只要被炒的物品是健康的、安全的就可以了。从另一方面讲,有钱的人来炒茶、玩茶、品茶这也是好事,也是传承茶文化的一种途径。 减少依赖 注重品质 茶周刊:近几年,国家对“三农”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同时茶叶也已经成为很多南方市县的支柱产业,您认为国家是否应该在政策上给予茶产业更多的优惠和扶持。 骆少君:这个问题我觉得目前还没有必要呼吁,可能每个产业都认为自己最重要,但是现在国家需要扶持的产业、需要投入的地方太多,很多更紧迫、更棘手的问题都需要国家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而目前茶产业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已经很有本事了,都已经可以去炒作了,茶马古道都已经走出来了,茶叶的价格也卖得不低。关键是我们要先把自己的产品质量做好、信誉做好、品牌做好,不要让少数人钻了空子,坏了一锅汤,就可以了。 品种搭配 抵御天灾 茶周刊:茶叶受气候影响很大,比如这几天的倒春寒就给部分茶园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是否应该有天气预报应急体系,提早预防,减小茶农风险? 骆少君:这不光是茶产业面临的问题,是整体大农业都面临的问题。由于环境恶化,天气越来越反常,预报也未必准确了。茶叶属于农业,要靠天吃饭,就要尊重自然规律,你不尊重它,它肯定要“报复”你,所以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在环境的不断恶化上。 说到这,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茶叶的一些老品种,它经过了几百年的筛选和生存环境的考验,它的适应性很强,但很多茶农看不到这点,只是认为老品种产量低、外形不好。而现在人们都选择很多早熟品种,结果越是早熟的越脆弱,天气稍有变动就会死掉,因为它的抵抗力很差,因此在品种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是新老品种搭配种植,但实际上这样做起来也是很难的,很多老品种正在被人们抛弃。 作者:刘小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