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北京的腊月市上一过了“祭灶”,就增添了售门神的摊点,等着筹办年货的人们来“请”。门神的含意、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延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初人们贴门神是纪念性的。纪念为人类发明房屋、躲避风雨的圣贤。由于房屋宅院有大小,住户人家有贫富,于是出现了门神与户神,但含意相差不多。久而久之,贴门神的含意逐渐由纪念性变为保卫性,保卫自家平安。 现在已没人贴门神了,但是近年来学术界中探讨,考证“门神”者又有萌起,人们对门神的概念也愈来愈清楚了。 门神是谁?又是怎样沿革的呢?门神是“神”,自然来源于神话。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门神的形式和内容又有极大的差异。门神到底是谁,说法纷纭。 《山海经》中记载说,在沧海中有一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的支干屈蟠3000里,在支干的东北方向叫鬼门,是众鬼出入的地方。这里有两个专门管鬼的神人,一个叫神,一个叫郁垒,他们见到恶鬼就用苇索绑起来喂老虎。《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说神和郁垒是同胞兄弟。《国策·齐策》中记载说二神的名字是与和郁雷。 与上述神话大同小异的故事,记载于晋代郭璞的《玄中记》中。只有山名桃都山,山上有一只天鸡,专领鸡鸣。下边有两个神,左边的叫隆,右边的叫舕,专除恶鬼。 受上述神话的影响,人们每逢过年时,用桃木梗刻成两个人形象立在门旁,也有的把公鸡毛和苇索编在一起,用以守门镇宅。后来就用两块桃木板,写上二位神灵的名字,这就是“桃符”的来源。再往后,用纸画两个人,贴在门旁,就成了门神了。 门上所画之神的形象也不统一。唐朝时说门神是秦琼和尉迟恭,这是唐太宗封的。据说皇帝请这二位守门能睡安稳觉。于是请画师把他们的像画下来,贴在门上,充当门神,左边的叫“门丞”,右边的叫“户尉”。 宋代的汴梁城内王公府第所贴门神是外来神,画的是佛教中“四大天王”的“番像”。南宋时,印刷术有了进步,那时所制的门神又变成了传说中专门吃鬼的钟馗。据说因为唐玄宗做梦,见到大鬼吃掉了来偷香囊和玉笛的小鬼。问大鬼的名字,说叫钟馗。醒后,命画师吴道子按梦中形象画出来,代为门神。 明清以来更是五花八门,如河南的门神据说是三国中的赵云和马超。陕西的门神是孙膑和庞涓,甚至有小说中的金镖黄三太和盗九龙杯的杨香武。河北冀中一带贴上演义中的薛仁贵和盖苏文来保卫家门,也有贴西羌猛将马超、马岱父子二人的。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出现以“门童”代替门神的现象。所谓“门童”,实际上是杨柳青印制的年画罢了。 北京人贴门神,大多沿用唐太宗时传下来的秦叔宝和尉迟恭,俗称“白脸儿”、“黑脸儿”。这是二张木刻板画像,身穿甲胄,威武庄严。两张像贴在没有“门心”的大门上。二位神灵虽是北京人的“家宅六神”之一,却每年无偿地为该家服务,因为北京人从来不给门神上供。 北京的门神由于贴的地方不同,大体上分为三类。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的称为“大门门神”,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贴在小街门上的有二尺来高,一尺来宽,称为“街门门神”。这两种是“黑脸儿”和“白脸儿”形象,都拿着槊钺,非常威武,左边贴“白脸儿”,右边贴“黑脸儿”。还有一类是“屋门门神”,也是黑白二神,并出现坐像。有的在屋门上贴“麒麟送子”以取吉利,亦可列入门神的范畴。 (责任编辑:admin) |